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十一章 读书人的梦想与理想(第 2/3 页)

    明天算是新团体正式行政的第一天,对于施政纲领,黎汉明早已想好了,决定先从土地着手。

    土地是百姓的命根子,中国历来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民的土地问题是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关系历代政权的兴亡治乱和社会经济的繁荣衰替。

    唐代均田,故有贞观、开元之治;明初裁抑豪强地主,因而国富民殷。反之,如土地集中于巨富官绅,农民失所流离,则生产力遭到破坏,莫不酿成大规模农民起义。

    在封建社会中,农民是主要的生产者,土地是他们进行生产的命脉。农民要求获得土地,以平均地产为核心的平均主义思想,是他们阶级意识形态的主要反映。

    平均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想,有着它的演变过程、不同的历史作用和利弊。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时期,它是落后的、倒退的和反动的。

    但是,在反对封建地主所有制,打破封建大地产对农民的桎梏中,它不仅是一面鲜明的旗帜,而且是进步的和革命的,因为它起着推动生产力发展,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作用。

    所以,黎汉明施政的第一个纲领,便是为了保障百姓的权利,从而获得天下大多数人的支持。

    土地改革制度有现成的,黎汉明只需要把后世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和建国后土改相结合,从而整理出适合这个时代的土地制度就是了。

    对于文科出身的黎汉明而言,总结归纳只是小事,但要结合时代,可就不那么简单了。

    满清从开国之始,八旗贵族就大肆圈占民田,汉族的显官豪绅,也凭借财势,广置田产。其结果就是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农民沦为佃户,“一邑之中,有田者什一,无田者什九。”

    土地高度集中,使绝大多数农民变成受地主直接剥削的佃户,他们所负担的地租,越来越重。

    自古以来,粮赋是中国专制政府的主要财源。

    明初,江南田赋就很重,迨至明末,增收辽饷、练饷与剿饷,天下嚣然。清承明制,相沿未改,虽在康、雍之时几次议减赋,但所减只是象征性的,实际田赋仍在增加。

    田赋按常理应由田主输纳,田多则理合多交,无田或少田,则当不纳或少纳。但清朝自康乾以来,吏治腐败,居然颠倒其事。

    显官豪绅等大户,拥有千万亩田产,竟可不纳田赋,或巧为规避,虽正额亦“注缓”减收,以至沉重的田赋负担,大多转嫁到小户,自耕农和贫农的身上,其中情伪弊端,令人十分惊讶。

    所以土地改革的话,势必会在他们身上开刀。但如今天下形势,已经由不得黎汉明选择了,要么选择占少数的显官豪绅,要么就选择占天下的黎民百姓。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世子妃 晋末长剑 沉溺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明末:帝国崛起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斗罗:我成了白月光 大汉帝国风云录 遮天:从太阳之体开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 斗罗:顶级天赋,开局被小舞告白 红楼琏二爷 我在木叶练吐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