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洋的势力(为“直男120”万赏加更)(第 1/3 页)

    “吴叔来信说,他在福建漳州府偶然遇到了南洋的走私船,为了探明南洋的情况,他已经带人登上走私船随行下南洋了。”

    “走私船?”黎汉明闻言眉头一皱,问道:“可知道是走私什么的?”

    刘阿蛮见状抿了抿嘴后拱手回道:“回大帅,据报,主要是走私人口到南洋。”

    说完,不等黎汉明继续发问,刘阿蛮便接着汇报道:“据军情局探查得知,南洋除了当地势力和西洋国家的势力外,如今在南洋地区有逃难过去的国人也已经建立了十余个王国了,其中又以兰芳国、戴燕王国、吴氏王国和张氏王国最为出名,南下逃难的国人中,除了一部分去了暹罗、安南等国外,其中大多数都去了以上地区。”

    “根据我们从一些南洋来的人口中打探到,如今兰芳国一百三十多万人口中,有三十多万人是这些年经过各种渠道南下的国人,而在整个南洋地区,国人恐怕不下数百万之巨。”

    常在史书上看到一句话:中国人就懂得在北方修长城,而忘了敌人从海上来。这句话被无数人奉为金科玉律,更被众多学者进一步深化为中国人劣根性的体现。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如今这正好成为了中国人固步自封,闭关自守的代名词而被大肆宣扬。

    甚至引发出了一种‘河殇论’,形成了中国近代以来近乎百年的民族自卑感与逆向民族主义,落后、愚昧、自私、短见、固步自封成为了对于汉人的代名词。

    其实这些话是什么人说的,大家懂的都懂。

    殖民并不是什么功绩,得以四处宣扬。虽然这为国家财富完成了原始积累,却并不光荣,不能被历史所承认。

    麦哲伦与郑和都到过印度尼西亚,千百年前人们称赞麦哲伦开辟航路,贬低郑和四处散财;千百年后,麦哲伦以侵略者的身份被钉在历史上,郑和的伟岸获得了无数人的纪念。

    中国人不同于欧洲:记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是中国人一直信守的尊严。儒家教育的礼乐仁和并不是让你懦弱固守,而是让你胜之有道。

    据黎汉明所知,在东南亚建国的华人很多,如梅州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建立戴燕王国,立国百余年,后亡于荷兰;潮州人张杰绪,在安波那岛建立帝国,自封天子,后因内部发生纷争,王国瓦解;福建人吴阳,在马来半岛建立王国,后被英国消灭。

    当然了,在华人在南洋建立的国家中,兰芳大统制国的意义最高,也是华人建立的最强大的南洋国家,更为关键的是,兰芳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

    并且兰芳刚刚建国,其首任国家首脑“大唐总长”罗芳伯就派人回清朝觐见乾隆皇帝请求称藩,但清廷以海盗匪巢视之,并未接受这个南洋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为此,罗芳伯郁郁而终,临终前他还交代国民,无论今后谁为国家领导,归顺大清之心决不可变。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我在现代留过学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活埋大清朝 大明烟火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嬉游花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世子妃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木叶之风暴之主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