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八十五章 匠人的地位(第 1/4 页)

    听到黎汉明的问题,余介揾与黎兆勋尴尬的相视了一眼后回道:“回明王,匠人倒是招募了不少,就是黎公子用的方法有些不好看。”

    “只要人招来了就行,你们管他方法好不好看呢。”说是这么说,不过黎汉明还是好奇的问了一句:“他难道去绑来的不成?”

    黎兆勋闻言尴尬一笑后回道:“回明王,我二哥说对待匠人没必要像对待那些学子那样文绉绉的,只要看上的,直接让人绑了来就是。”

    其实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孔子亦不轻视各类凭手艺吃饭的人,他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而且工匠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如大家所熟知的中国建筑业以及木匠的鼻祖鲁班,凭自己的技艺做到了楚国的大夫。

    墨子少年时期做过牧童,学过木工,像是一位工匠界的行业领袖。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认识追随墨子,随后逐步形成了墨家学派,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

    齐国的管仲提出著名的“四民分工论”,即“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分别培养,使自得技艺臻于完美。

    对于工匠,他的建议是:让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居住,观察四季不同的需求,辨别器用质量的精粗美丑,估量它们的用途,选用材料时要比较其中的好坏并使其恰到好处。

    从汉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工匠社会地位大倒退。作为可以和儒家抗衡的墨家从汉代开始衰弱,墨家的衰弱也伴随着工匠深灰地位的大倒退。

    匠人在汉代及以后的不管那个朝代,身份地位都很低下,这里除了黎汉明这个现代人重视他们外,哪怕就是匠人出身的余介揾也不会高看他们一眼。

    科举制度对有限的促进社会平等,阶层流动起到很好地作用,使平民子弟能够进入到国家的管理层。

    可在另一方面却使古代中国付出了代价,其中包括制造业技术进展缓慢,有些领域甚至出现了倒退。社会上的聪明人都想着去读书,应考,当官。而去做工匠的,往往是被生活所迫的贫寒子弟。

    而一个能工巧匠如果凭手艺过上了不错的生活,手头宽裕了,他想到的一定是让儿子去读圣贤书,参加科举,脱离工匠阶层而做官。

    于是,整个工匠阶层都是没受过什么教育甚至大字不识几个的体力劳动者,工艺的好坏完全依靠工匠的精神和敬业态度。

    这也就解释了中国古代没有从工艺迈进工程技术科学的门槛的原因。

    中国古代在工程技术领域确实相对同时期的其他国家水平高,但这些成就都是建立在工匠的经验之上的,没有从科学层面进行总结、归纳。纯靠经验再往上走,很快就到了天花板,不可能有大的突破。

    要想发展工业,黎汉民唯有提升工匠的地位才行,不过这件事只能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去做,不然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倒是不但匠人的地位没提升上去,还会引来其他人的反对。

    想到这儿,黎汉明索性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道:“玻璃匠人也找来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晋末长剑 活埋大清朝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寒门崛起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儒道之天下霸主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三国之暴君颜良 斗罗:我成了白月光 世子妃 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星海王座 冰川天女传 遮天:从太阳之体开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