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六十四章官吏合流(第 2/3 页)

    巡按御史四个字一出,王应熊为之一怔,双唇微张,欲言又止。

    所谓的巡按御史,就是都察院派遣官吏,代表皇帝巡视地方,又叫“巡方御史”,俗称“八府巡按”。

    在明前期,巡按御史与地方按察司互相掣肘,同一人考评往往大为不同,朝廷大为恼火。

    后来,因为巡按御史位卑而地位低,走马观花,所以就常设巡抚来监察地方。

    只是这样一来,巡抚成为主官,官官相护原则下,地方吏治旋即松弛,朱元璋辛苦维持的清廉官场随即消失。

    所以,在朱谊汐看来,监察系统绝对不能跟地方合流,不然就会丧失斗志,流于表面。

    “按察司负责州县之官,而巡按御史,则是府、省二级,如此泾渭分明,岂不是和谐?”

    “陛下圣明!”王应熊眯着眼睛一想,这对于中央集权来说是有利,作为中枢的一份子,他自然同意。

    见其模样,皇帝这才意味深长地说道:“日后关于都察院的任免之权,吏部无须上呈内阁,直接交于我手中。”

    “若是让内阁自任自免,都察院岂不是沦为党争的工具?”

    王应熊闻言,甚至有种窒息的感觉,皇帝这是夺权还是削权?

    在万历之后的党争,督察院完全成为了工具人,丧失了中立性,从而被人左右,风闻弹劾。

    因为朱元璋的规定,即使是弹劾了,也毫无惩戒,这就给予了他们极大的自由,甚至到了滥用的地步。

    精简其人,分割其权,这是皇帝日后将对都察院做的事,如今借着省考之事,只是简单提了一点,关键还在于牵引出来的巡抚衙门。

    “各府县有六房,依老臣之意,巡抚衙门也可设立六房。”

    聊到编制的事,王应熊瞬间打起了精神,滔滔不绝道:“除了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外,应设省堂,掌统筹之事,典史若干。”

    “再有两司一所,经历司,负责文书;照磨所,负责勘磨卷宗;司狱司,掌察理狱囚诸事。”

    “另外,医学、阴阳学、僧纲司、道纪司,也要设之。”

    说了一大圈,其实巡按衙门,只是对县、府的照搬罢了,只是对于儒學没了教喻、教授,而是本就有了學政官。

    “這样一来,岂不是吏员升迁狭隘?”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晋末长剑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的谍战岁月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红楼琏二爷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清要完 不是吧君子也防 谍影:命令与征服 寒门崛起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大唐腾飞之路 北齐怪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万历明君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北齐怪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万历明君 冰川天女传 秘密部队之龙焱 机战之无限边境 全唐诗 沉溺 大清要完 斗罗:开局收服蓝银皇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星海王座 世子妃 办公室潜规则 我在木叶练吐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