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三王毕至(第二更,求票,求订阅)(第 2/4 页)
阎崇信低头细声道。
“我明白了!”赵舒点点头,问道:“宜城县多少户口?多少耕地?”
“如今仅剩两千三百户,耕地有二十六万亩,荒地近二十万。”
“荒芜了七成。”
赵舒叹了口气。
“你们要抓紧时间,尽快将襄阳府的黄册登记完毕。”
“遵命!”阎崇信忙应下。
待其走后,赵舒松了口气:“果然,用那些和尚、道士,再配合军队,登造黄册就是方便,不过半个月,襄阳府就快好了。”
黄册,又称作赋役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并按从事职业,划定户籍。
但以朱谊汐的意思,一切从简,不再区分军户,民户,匠户,只须记录户口,田地即可。
这样就轻便了不少。
即使如此,统筹建造黄册,还是得读书人才行,人数着实不够。
如此,朱谊汐另辟蹊径,强行征用道士、和尚等出家人,让他们为官府服务,甚至想要形成定制。
凭什么出家人不服徭役?
这样的好处很多。
首先,出家人念经吃素,必然识字;二来,其化缘,香火,信徒,对本地甚为熟悉,相当于半个向导。
如此,襄阳府上千和尚、道士,刚度过兵灾,就被强迫出行,苦不堪言。
如此之后,又让地方的胥吏,进行辨认,补充。
可以肯定,这比以前的黄册,真实数倍。
当然了,名声肯定不好听。
如今乱世,还在意什么名声?
赵舒赞叹道:“昔日,太祖驱使太学生,历经数年造以黄册,如今朱总兵驱使和尚道士,真可比拟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