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4章 储君之位(第 2/4 页)

    “臣以为太子长子,有太子之风范,待人温和仁厚,对待群臣百姓亦是如此!”

    朱元璋在心里则是冷哼了一声,当年他带朱允炆出宫的时候那样嫌弃百姓,他都是看在眼里的,这样的人在他眼里就不是爱戴百姓的人。

    刘三吾身为朱允炆的老师是很喜欢这样谦和有礼的学生的。

    方孝孺则是刚来翰林院不久,对朱允炆没有过多的了解。

    “虽然太子长子仁厚贤德,但是吴王这些年在凤阳府的作为,臣略有耳闻,百姓对他无不称赞。”

    方孝孺明显是比较中立讲话的。

    方孝孺从小便聪明好学,拜入宋濂的门下,当年朱棣进京之后,满朝的文武百官都对他俯首称臣,唯独他不愿意。

    不管朱棣如何劝说,他就不肯起草诏书,不肯投降,而后朱棣气不过,就将他凌迟杀害了。

    这样气节不管是在何时都是少有的,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看重他。

    “你们认为,皇储之位该由何人来?”

    朱元璋沉声问道。

    “臣等不敢妄言!”

    “咱叫你们来说不是听你们说这些的,再说了这里只有咱三个人,你们只管说就是了,咱不会怪罪你们的。”

    二人心中始终有些忐忑,不敢轻易张口。

    将来是经他们之手起草诏书,朱元璋问他们意见也是理所应当的。

    “皇上的意思是要从太子长子和吴王当中选出一位吗?”

    “咱是有这个意思。”

    “按嫡血统来说,吴王朱允熥最有资格!且吴王这些年来的表现深得民意。”

    “臣不这么认为,太子长子最像太子爷,仁厚贤德,这样的人继承大统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他们二人的看法并不统一,这让朱元璋很是头痛。

    他心里偏向苏墨,但是他要当上皇太孙就赢得大家的认可,这也就是朱元璋为何没有直接封他为皇太孙,而是吴王的意思。

    还有就是朱元璋的儿子众多,秦晋燕三王是除了朱标之外,他最喜爱的几个孩子,各个都背负战功,他也曾想过立其中一人为太子。

    朱标一死,朱元璋其余的儿子心里也是蠢蠢欲动,尤其是朱棣。

    这么多年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他虽偏爱苏墨,但是论功劳还是朱棣的最大。这些年来为大明的付出,他是看在眼里的。

    “那么咱其他的儿子呢,你们有什么看法?”

    “万万不可!”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小老板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江湖三女侠 沉溺 晋末长剑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希腊神话 1717新美洲帝国 折尽春风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大秦始皇帝能够听到我心声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世子妃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遮天这个霸体太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