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西去五指山,草庙夜话(第 4/4 页)
马脸大当头还未开口,旁边另一个身穿儒衫的年轻人便面无表情道:“你想找死自己一个人去,别拉上我们。”
高瘦刀客闻言眼中的狠厉之色一闪即逝,但也没有再说什么。
年轻人乃是大唐五姓七望中太原王家的子弟,虽然只是旁门庶出,但顶着王家的名号,就足以让他们这些江湖草莽为之忌惮了。
片刻后,草庙渐渐归于平静,两拨人各占一边,互不相扰。
姓宋的马脸大当头张开双手烤火的同时笑道:“道衡公子,此番若从大食国平安归来,你日后有何打算?”
身穿儒衫的王道衡云淡风轻一笑:“赚的钱先把以前为了读书修行借的外债还上,再买几十亩地,娶个婆姨,耕读传家,也就一辈子了。”
他虽出身太原王家,却只是旁支中的旁支。
到了他这里,父亲早逝时便不剩多少家产,母亲为了勉力培养他成才,不得不借了不少外债。
原本指着他金榜题名,科场高中当官之后,很快就能还上。
可惜时运不济,连考了两次都落榜。
他倒是有元丹三转的修为,在年轻人中也算高手。
于是就接了这个护送商队去西域大食国的任务,酬劳丰厚,足够他一次就解决眼下的困境还有余。
“公子这话就言不由心了,年轻力强,正是开创一番大事业的好时候,怎么就想着混日子了?”
马脸大当头沉声道:“半个月前,太子殿下以安东都护府的名义发榜,号召大唐有志之士去辽东建功立业,公子可知?”
“一首东宫十三首·其五,堪称千古绝句,早已传遍半个天下,连当今圣上都赞叹不已,说太子殿下此诗胜过汉末曹植诸诗,在下自然知道。”
王道衡面露回忆之色,心情激荡之下,不由吟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辽东三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我辈大唐男儿,理应如此,生当擎天柱,功成名就万户侯!”
话音落下,草庙内忽然陷入沉寂。
围在篝火旁的商队十几名护卫,都不禁流露出心驰神往之意。
战场封侯,哪个好男儿不想?
倒是草庙右边,一众玉刀卫神情古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