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不平辽东誓不还!(第 2/4 页)
从马上一跃而下,拱手弯腰道:“老夫已和陛下说好了,我父子几人,也随殿下去辽东开疆扩土,但请殿下收留!”
“侯将军言重了,你们能去安东都护府,应当是本宫感激不尽才是。”
李承乾连忙伸出双手,将侯君集扶起,一脸欣喜之色。
站在一旁的太子妃,虽也面带笑容,实则神情淡漠。
对于侯君集,她和李承乾有不同的看法。
这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在率兵扫灭高昌过后,仗着自己有灭国之功,便开始飘了。
在未奏请李世民的情况下,将一些没有罪的人发配,又私自将高昌国宝物据为己有。
上行下效,手下将士知道后也开始盗取金银珠宝。
侯君集害怕自己被揭发,于是不敢管,只能听之任之。
班师回朝后,朝中御史疯狂弹劾,终于将侯君集下狱。
最终岑文本等同僚求情,认为侯君集是功臣大将,不能轻加屈辱,最后被无罪释放。
然而侯君集自以为立下大功却因为贪财而被囚禁,不但不知悔改,反而心中愤懑,非常不快。
可见此人有帅兵征战,攻无不克之才不假,可性格缺陷也十分明显。
为人骄狂自傲,天性凉薄。
在李承乾没有主动邀请的情况下,他自请去安东都护府,无非是觉得李世民对自己太严苛,负气出走。
想在辽东建功立业给李世民看。
太子妃不喜欢他,便是从其本性推断,这头狼可能永远也养不熟。
对他再好,只要有一件事不如意,就会当做仇恨记在心里。
既然他会毫不犹豫为了李承乾而造李世民的反,怎知将来不会为别人而造李承乾的反?
只不过,眼下形势却不可能拒绝侯君集。
否则便是自食其言,安东都护府的“求贤令”就成笑话了。
旁人却想不到这么多。
魏王李泰见侯君集竟然也主动投奔安东都护府,既惊讶又无奈。
片刻后。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