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玉骨道藏,天字起源(第 1/4 页)
东宫,崇文馆。
自从开始修行后,李承乾在这里的时间反而比在寝宫多。
书房内,李承乾依旧在练字。
只不过,不再只单独写一个“天”字,而是开始写诗句。
他发现,修炼的字符虽是“天”,可单独一个字,根本无法诠释“天”所蕴藏的道密。
就算他写一万个、十万个“天”字,对天的理解,也模糊而笼统。
所以,他想通过诗句来领悟“天”之一字的道理与奥秘。
李承乾站在书桌前,手腕轻移,提笔落纸,一气呵成。
行云流水间,两行诗句跃于纸上。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无恨月长圆。”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两句,是李承乾从无数与“天”字有关的诗句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每个人看“天”,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理解。
但在李承乾看来,“天”不应仅仅局限于天空。
如果这样,天字符的潜力就被约束了。
天字,还应代表上苍天道!
天道应该是什么样的?
天道无亲,天道无私,天道无情!
唯有如此,天是以清明,得以恒正,运行日月,与岁同在。
“天若有情天亦老”这一千古名句,从反面将“天道”无情的特征讲述得淋漓尽致。
天之所以亘古长存,是因为其太上无情。
倘若天有了私情,也将会因喜乐悲欢而衰老……
“太子哥哥,这两句……可有完整的诗文?”
不知何时,武照来到身旁,看到纸上的两联诗,顿时双目炯炯。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