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34章 提前进入全方位发展的时代(第 1/3 页)

    首先站出来的儒生代表,他朝曹操拱手,然后转身面对其他学派代表,自信满满道:

    “我儒学,自从圣人孔子开创以来,经过亚圣孟子、荀子等圣贤补充,到武帝时期在董仲舒手里达到登峰造极。

    武帝为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现在已经有近三百年了。

    儒学宣扬‘礼乐’和‘仁爱’,规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一个人生于天地,都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有自己应该尽的责任。

    如此天地和谐,四季顺畅。所以儒学应该依旧作为科举主考学科。”

    曹操听了儒生代表一番话,沉吟不语。

    在孔子和孟子的时期,儒学强调的是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

    在政治上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

    这是治国之道,但是到了董仲舒时期,加入神鬼之说,尤其是天人感应之说,导致原本的儒学变味。

    后世更是不断往儒学里添加东西,将原本宽怀的儒学变成了狭隘,最后甚至成为了解放思想的障碍。

    当然这是后世人打着儒学的名义上胡乱添加,与孔子和孟子没有什么关系。

    但儒家的精髓“重教育”、“礼”、“德”对治理国家,还是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儒生代表刚刚发表完言论,立刻有一个代表站出来,此人乃是法家代表。

    他冷着脸盯着那儒学代表,

    “你刚才所说真是笑话。儒学真的有你所说那般好,那为何在孔子和孟子开创的年代得不到重用?

    孔子周游列国,他的学说却没有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重视,甚至差点饿死。

    倒是我们法家,无论是当时在魏国的李悝,还是秦国的商鞅,尤其是商鞅,自从他在秦国实行了法治后,秦国的国力一跃成为了当时最强的国家,随后七代秦国君主一直延续法治,最终消灭了山东六国,一统天下,建立强大的秦王朝。”

    “所以大汉要是想兴盛,只有靠法家,以法为本约束广大臣民。”

    曹操听后,淡淡一笑。

    法家的思想虽然在秦国时期取得一定的成就,最终秦国也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但是秦王朝二世而亡,这与法家也脱不了关系。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天下枭雄 晋末长剑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江湖三女侠 我家娘子,不对劲 在冷漠的他怀里撒个娇. 北齐怪谈 沉溺 小老板 风声 希腊神话 斗罗御兽收服小舞当兔女仆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三国之暴君颜良 万历明君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重生之民国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