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369【诗与情】(第 2/4 页)

    巴金评价道:“这首诗好像在讲人性,人与人之间总带着疏离和戒备,人对自然反而有着原始的亲切感,它隐含着人性回归自然的渴望。”

    “也是在讲距离和得失吧。”林徽因颇为感触,她想起远在上海的徐志摩。

    梁思成笑得有些不自然,感觉这首诗把他和林徽因、徐志摩的关系全写出来了。有些人隔得很远,心与心的距离却很近;有些人隔得很近,心与心的距离却很远。

    马珏突然脸红起来,因为她刚才正在看云,也在看周赫煊,这首诗明显是写的她。

    难道周先生喜欢我,只是不好说出口?

    马珏忍不住胡思乱想,含羞带怯的偷偷朝周赫煊看去,心儿砰砰直跳。

    就在马珏偷看周赫煊时,那个叫陈栋的男生也在凝视着马珏。他感觉这首诗写出了自己的心声:喜欢的人近在咫尺,却犹如远在天边,可望而不可即。天上的云彩在千万里之外,却和喜欢的人融为一体,已经走进他的心里。

    同一首诗,在不同的人眼里,有着完全不同的解读。

    梁思成、林徽因、马珏、陈栋他们对诗的理解,都跟爱情有关。这是一种情感折射,《远和近》犹如一面镜子,照出他们隐藏在心底的所思所想。

    巴金还没有喜欢的恋人,他完全从哲学角度来分析这首诗,探寻生活与人性的本质。在《远和近》的诗句中,人际关系被扭曲倒置,人与人因心灵的阻隔而疏远,人与自然反而变得更加亲近。

    在巴金看来,《远和近》充斥着一种孤寂和凄凉,体现的是人性的矛盾。

    “这首诗,越读越有意思。”巴金笑道。

    巴金也是会写诗的,18岁就在上海《时事新报》发表新诗《被虐待者的哭声》。九一八到抗战胜利期间,他写了许多抗战诗,诗歌主题都比较大,并不纠结于个人那点小情绪。

    巴金在九一八时写的诗是这样的:“我说这是最后一次的眼泪了,哭泣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我们的眼泪已经流得够多了!这给人做枪靶子的生活也过得够多了……”

    而到全面抗战爆发时,巴金的诗已经变成这样:“我们再没有眼泪为你们流,只有全量的赤血能洗尽我们的悔与羞;我们更没有权利侮辱死者的光荣,只有我们还须忍受更大的惨痛和苦辛……”

    对于巴金来说,不管是诗歌还是小说,都是承载思想的工具,他似乎不屑于写情诗和苦闷诗。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晋末长剑 大明烟火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清要完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不是吧君子也防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江湖三女侠 民国之文豪崛起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明末逐鹿天下 红楼琏二爷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佣兵1929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斗罗之空棍 明末:帝国崛起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机战之无限边境 我在木叶练吐纳 晋末长剑 北宋穿越指南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沉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