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305【灵均】(第 2/3 页)

    怡春院在工字殿西边儿,有个垂花门,门额上刻着“怡春院”三个大字。早在清朝,这里是用来安顿伶工,王府中的戏子、舞女都住在里边。

    周赫煊穿过门廊,看到王国维、陈寅恪等人都坐在亭子里,赫然还有国立北平大学的副校长李书华。

    “周先生,你来的正好!”李书华高兴地说道。

    周赫煊走过去坐下,笑问:“你们在这里开诗会呢?”

    李书华说道:“北平大学区正在筹设北平研究院,我负责筹建研究院的史学研究所,今天是来请几位国学大师加入研究所的。”

    “这是好事啊。”周赫煊道。

    蔡元培、李石曾搞的教育改革虽然失败,但也有些亮点。比如南京的中央研究院,以及北平的北平研究院,这两所研究院互相竞争、互相发展,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顶尖的研究机构。

    地位嘛,大概相当于后来的社科院和中科院,也是培养了许多人才的。

    比如中央研究院的第六任院长吴大猷先生,在西南联大时就带过两个助理,名字分别叫李政道和杨振宁。比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就是中央研究院的第一届院士。又比如李四光和竺可桢先生,乃是北平研究院的会员(相当于院士)。

    就拿中央研究院来说,直至抗日战争后,外国专家有如此评价:“中研院的生物组接近世界最高水平,数理组与世界顶尖水平不相上下,人文组几乎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虽然这个评价有些过于吹捧,但也不算太离谱。

    李书华兴致昂扬地说:“周先生,这次北平研究院的设立,我们是经过细致规划的。已经跟北平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北平天然博物馆、北平地质调查所、中法大学研究院、巴斯德学院等中外学术机关取得合作。而且研究经费也得到了保证,中央承诺每月拨款5万元。周先生你是国际史学权威,不如也来加入史学研究所吧,副所长的职务虚位以待。”

    “别,我加入史学研究所可以,但副所长就不必了。”周赫煊连忙表态。

    北平研究院里管事的,都是一帮留法派,皆为李石曾的亲信。

    周赫煊就算能在研究院里当官,也不过是空架子,意见有分歧时,他是绝对争不过别人的。

    李书华高兴道:“周先生能加入就太好了!”

    李书华能不高兴吗?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晋末长剑 活埋大清朝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清要完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明烟火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江湖三女侠 民国之文豪崛起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明末逐鹿天下 红楼琏二爷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佣兵1929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斗罗之空棍 明末:帝国崛起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机战之无限边境 我在木叶练吐纳 晋末长剑 北宋穿越指南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沉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