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282【吃亏】(第 2/4 页)

    失去王永江的东北,犹如无法进食的壮汉,正在日渐营养不良中。

    听冯庸提起王永江,周赫煊也不禁感叹。

    那位老先生属于民国时代的级内政人才,而且为官清廉、毫无私心,同时又杀伐果断,敢于得罪权贵,并进退有度,能屈能伸,知人善任,堪称王佐之才。

    当初张作霖搞东北联省自治,王永江统管三省政务。他上任前就提出要求,东北的官员任命问题,张作霖不得插手。结果王永江提拔起一大批实干官员,张作霖死后东北不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王永江当初的选贤任能。

    可惜啊,可惜,这人死得太早了。可以说是呕心沥血累死的,被张作霖的胡搞乱搞气死的。

    周赫煊想到未来的九一八事变,郑重告诫道:“五哥,你要转告六帅,不管生什么,千万不能动兵打内战。”

    冯庸笑道:“东北都易帜了,当然不可能再打内战。”

    “这次的编遣会议,就是内战征兆啊!”周赫煊急道。

    冯庸闻言一愣,表情凝重地说:“不会吧,难道常凯申敢跟全中国的地方势力开战?”

    “他要削藩,你说各省军阀会是什么反应?”周赫煊反问道。

    “削藩倒不至于,全国裁军方案,大家可以坐拢来一起谈嘛。”冯庸非常乐观地说。

    周赫煊问:“如果谈不拢呢?”

    冯庸道:“那就保持现状,大不了地方的军费开支,不用再找中央拨款。”

    周赫煊道:“地方常备军队,自然不需要中央拨款。但各地的警备军呢?如果连警备军的军饷都不走中央,那这个中央政府还叫中央政府吗?这跟藩镇割据有何区别?常凯申为了自己、以及南京政府的威望,是绝对不能容许这种现象存在的。中央想要集权,地方想要自保,这属于不可调和的矛盾。”

    “万事可以谈啊。”冯庸说。

    好吧,冯庸的观点跟阎锡山差不多,都认为可以坐下来商量,犯不着动兵戈。

    可惜他们把常凯申想得太软弱了。

    当天下午,阎锡山如约而来,正好跟冯庸碰个正着。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民国之文豪崛起 小老板 万历明君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沉溺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希腊神话 亮剑之开局继承新一团 秘密部队之龙焱 重生大秦我为皇 北齐怪谈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斗罗从攻略小舞开始无敌 大汉帝国风云录 我的公公叫康熙 三国之暴君颜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