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326【战争与和平】(第 1/3 页)

    一路上,艾伦·巴特不停地通过后视镜,偷偷观察后面的周赫煊,仿佛对方脸上有花一般。

    来到哥伦比亚大学后,艾伦·巴特和孙永振留在车上等待,张彭春则直接带着周赫煊前往校长室。

    此时的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是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秃顶白发,连胡子都是白的,年纪虽大却很健壮。他似乎跟张彭春很熟,笑着来了个熊抱:“张,我们又见面了。”

    “校长好!”张彭春恭敬道。

    张彭春早年毕业于哥伦比亚教育学院,而巴特勒正好是这个学院的创立者。

    两人的交流并不止于此,巴特勒还是“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席、“国际调解委员会美国分会”主席,一生当过七届美国总统顾问。他经常关注亚洲和非洲事务,特别是中国的消息,两年后还将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而张彭春则跟胡适、约翰·杜威一起,在曼哈顿创立了“华美协进社”,通过文化和教育交流,来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互相了解。这次哥伦比亚大学邀请张彭春赴美讲学,就是基于“华美协进社”的努力,这是两国唯一的、有影响力的民间交流机构。

    巴特勒对于中国的了解,显然受到张彭春不小的影响。

    巴特勒看着周赫煊,笑着主动握手说:“这位就是周先生吧?”

    张彭春介绍道:“周先生,这位是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先生。”

    “巴勒特先生你好。”周赫煊问候道。

    寒暄之后,三人各自坐下。

    巴特勒笑道:“周先生,你能向我详细讲述一下,发生在中国东北那场战争吗?”

    周赫煊一愣,他没想到巴特勒不谈股灾和经济危机,反而开口就问中东路事件。

    其实原因很简单,巴特勒是个反战人士,他担任主席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非常关注非洲和亚洲的战事,而周赫煊恰恰又和张学良走得比较近。

    至于巴特勒为啥知道周赫煊和张学良私交甚笃,肯定是张彭春说的啊。

    周赫煊问道:“你是想听具体经过,还是我对这场战争的评价?”

    “我想知道详情,这便于我对其做出评估。”巴特勒道。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大明烟火 骗了康熙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晋末长剑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不是吧君子也防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江湖三女侠 民国之文豪崛起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明末逐鹿天下 红楼琏二爷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 大唐:长乐赖在我家不走了 佣兵1929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斗罗之空棍 明末:帝国崛起 洪荒之离线挂机十亿年 机战之无限边境 我在木叶练吐纳 晋末长剑 北宋穿越指南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沉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