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铁板一块(第 3/4 页)
……
接下来的几天,王宁安只能提前结束了自己的蜜月,到处奔波,和这个商量,和那个沟通,忙得不亦乐乎。
终于,在七天之后,赵祯再度召开御前会议,诸位相公悉数到来,范仲淹和晏殊虽然江湖地位崇高,但毕竟是致仕多年,没有资格参与,真正和王宁安站在一起的还是欧阳修,狄青,又加上了一个赵宗景。
区区四个人而已,他们的对面,当朝诸位相公,悉数到场。
这一次赵祯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倾向,哪怕王宁安做了许多工作,赵祯也是认为此事喜忧参半,危险和机遇并存,该怎么办,还是要让所有人商议。
出乎所有人预料,第一个站起来的竟然是一直沉默不言的三相富弼。
他深深吸口气,用缓慢而坚定的声音道:“恢复渤海国,此议甚是不妥!据老臣所知,渤海国遗民早就消失殆尽,最后一批在五十多年前,全数迁往高丽,辽国境内已经没有渤海遗民,又如何复兴渤海国?”
赵祯微蹙眉头,“富爱卿,你所言当真?”
“千真万确,如果有半点虚言,老臣愿意受罚。”
富弼说完,第二个站出来的就是王拱辰,“启奏陛下,诚如富相公所言,渤海国早就消失了,且不论能不能成,就算能扶持起来,又要花费多少财力精力,海上茫茫,要运输多少辎重,派去多少人丁?有这些精力,还不如加强河北各地的防务,这才是正办!”
“臣附议王相公。”王尧臣站起来说道。
“臣也附议!”唐介经过短暂的犹豫,压开口说道。
……
事情弄到了这一步,大出欧阳修和王宁安的预料。
晏殊和梅尧臣的功夫都白费了?怎么一个人都没有说动?
哪怕他们保持中立也好啊,上来就是四门当头炮,还怎么推下去了?
不能再沉默下去了,欧阳修愤然站起,“陛下,所谓渤海国,不过是借助曾经的名号而已,关键要在辽国的侧后插进去一把刀,只要渤海国的旗号打出来,就能吸引数万辽兵,此时辽国内外交困,正应该主动攻击,削弱对手。不然,一旦辽国储位之争结束,就失去了天赐良机!臣恳请陛下三思!”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