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打出来的奴才(第 3/4 页)
他们说的光明正大,先大宋身为上国,礼仪之邦,万方表率,道德文章,那是四夷争相模仿的榜样。
结果大宋妄兴大兵,攻灭藩国,抢掠财富。这让别的国家怎么看?他们该说大宋和蛮夷一样,都是抢掠无度,贪得无厌,残暴不仁,如此,大宋何以自处?
再有,交趾并非小国,抢掠杀戮,势必引起交趾的切齿痛恨,一旦兵连祸结,西南将永无宁日。
他们建议朝廷不能贪图一时的小利,而置国家大局与不顾。因此他们要求皇帝下旨归还黄金,并且差遣一个使者,到交趾好生安抚。一定能使交趾人感恩戴德,真心归附大宋。
唯有降服其心,才能永保安宁。依仗强兵,恃强凌弱,终不能长久。
而且这帮人还说要惩罚狄青,还要王宁安和赵宗景,他们不知轻重,把国家大事当成了儿戏,随意动用大兵,罪在不赦……
这帮人不但自己上书,还找到了欧阳修,希望老先生能带头上表,弹劾有罪诸臣。
欧阳修心里明白,他们这哪里是让自己上书,分明是逼着自己做抉择,要想继续当士林领袖,文坛盟主,就跟着他们一起上书,捍卫儒家正统价值观!
如果继续袒护王宁安,就要交出文坛盟主的地位。
这几年的功夫,早就有人对欧阳修不满了,他弄出的六艺学堂,尽是些离经叛道之论,虽然北宋的学术圈还没有被理学统治,但是各个学派也都源自孔孟,对六艺学堂十分排斥。
总而言之,这已经不是那点黄金了,完全升华到了对外方针,儒家价值,更重要的是文官利益!
试想,如果打仗不是劳民伤财,反而能够赚钱,那干嘛不打仗啊?只要打仗,文官就要靠边站,国家就要围着武夫转,这比刨了文官祖坟还要命。
……
“贾相公,你看怎么办吧?”
欧阳修很看不上贾昌朝,可这时候也不得不找到贾昌朝,商量对策。
这位贾相公满脸苦笑,“醉翁,这事情还不明白吗?之前徐镛的案子他们栽了,现在要找回来。二郎他们打了大胜仗,扬了国威,还得了那么多的好处。陛下仁慈啊,想拿这些钱堵住他们的嘴,可陛下把他们想得太好了,这帮腐儒,就没有一个好东西!”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