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一线生机(第 3/4 页)
王宁安稍微一闪念,就看到宋庠站了出来,慌忙摆手。
“文相公,不可啊!这一次的事情,真相还未清楚,以我想来,大宋商人素来守法好客,倒是辽国人蛮横狂妄,不讲道理,错在辽国。即便百姓因为义愤,出手打死了几个辽使的随从,也不过是一点小错,如果因此就罢免了相,让天下人怎么看?我大宋的脸面又放在哪里?”
他这么一说,王宁安瞬间明白过来,文彦博和宋庠这是在唱双簧啊!
果然,欧阳修怒斥道:“宋相公,那按你的意思,该如何处置?”
“很简单,死了几个人吗,每人赔偿一千贯,伤者五百,除此之外,大宋不承担任何罪责。告诉辽国人,我大宋也不是好欺负的,他们要想打仗,那就放马过来!”
这位大嚷大叫,好像多勇敢似的。可是他忘了,在几天前,敢和辽使对骂的,只有王宁安一个!
现在表现勇敢?有什么用?
除了能毁了来之不易的和谈成果,别的用处都没有。
可是经过宋庠和文彦博一唱一和,哪怕想要罢相都做不到了。事关两国的颜面,大宋这边退无可退。
最妙的是前些日子,王宁安还是坚定的强硬派,校阅大军,示敌以力,嚷嚷着要和辽国大战到底。
几天的功夫,就变成了主和的,拼命平息辽国怒火,这个转变未免也太大了?
说来好笑,王宁安苦心造势,把文彦博等人逼到了墙角,弄出来一手东华门阅兵,把武人的威风打了出来。
一转头,这帮文官开始主张对辽强硬,把王宁安又逼到了墙角上。
要说起来,人家出招的狠辣阴险,绝对在王宁安之上,而且他们不顾一切,连宋辽的大局都能牺牲,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你们要是把这个决心用在对付辽国人身上,那该多好!
说他们内斗内行,外斗外行,一点也不冤枉。
此刻,说什么都没有用了,就要看赵祯如何决断。
其实赵祯也非常为难,从道理上讲,他当然倾向于王宁安这边,利用贸易武器,打败辽国,洗雪耻辱,重塑国威。
不用说别的,历代王朝,就数大宋的版图最袖珍,身为天子,能不难受吗?
老赵家的人,比起老刘家和老李家,都差了一大块儿,让后人怎么评说?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