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你就是个大忽悠(第 3/4 页)
“你胡说!”
“哪有胡说。你想啊,为什么巴赫海顿贝多芬、施特劳斯莫扎特都是德国人,为什么古代德国音乐家比法国人多几十倍?就是因为德语比法语丑啊!一种语言如果太诗意,不用配音乐就很有韵律,那人们当然懒得去研究音乐了。只有语言太难听,啰啰嗦嗦不押韵,人们才去作曲——这叫瞎子听力好,胖子智商高。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肯定会同时为你打开一扇窗户。”
“哪有!谁说扶桑语没有诗意了,《古今和歌集》上那么多和歌,不也是诗么?”
“和歌也叫诗?知不知道啥叫‘汉诗和歌’。汉语才叫诗,扶桑语只能叫歌。别说扶桑语那发音压不了韵,连每句话音节数量都对不准,算‘词’已经很给面子了。”
小林明美竟然被顾诚震住了,完全不知道怎么辩解。
2040年的翻译软件那么牛逼,仅存下来的外语课还能教些啥?毫无疑问,那时候的外语课,已经无限靠近“外国文化史”了,专门教那些各种语言文学的对比分析、比较优势。
那是人类仅存的语言学家为了不被机器人淘汰,所作的最后挣扎。其他稍微水一点的外语专业人员,都被机器淘汰转行了。
所以别看后世的顾诚不怎么学外语,但是你让他和人扯淡各种语言的优劣势,就是找个北外的老教授都说不过他。
小林明美只不过是个讲求实用的口语老师,自然立刻败下阵来。
至于权宝雅,只需要在旁边时不时地发出点“搜跌死奶”之类的声音,作醍醐灌顶状即可,这堂课简直不要太轻松。
“汉语一个音的内容,英法语平均要两个音才能表达,扶桑语平均要三个音。所以汉语是地球上最凝练的语言。未来电脑技术进一步发展,人类的文字输入进入语音时代,汉语妥妥的完爆其他语言……”
顾诚也不管2000年有没有语音输入,一顿满嘴跑火车。
连权宝雅都怕顾诚把老师得罪得太狠,忍不住打断他。
“那我们的夷语呢?夷语不是也和汉语一样,一个字一个音的么?夷语未来会是仅次于汉语的第二优秀语言吗?”
“夷语啊……不可能。”顾诚很直白地打断了小姑娘的幻想,“打个比方,你有没有发现,你们东夷人说话的时候,表情语气始终比较夸张、戏剧化,而且很喜欢插嘴。”
现实生活中东夷人说话的风格,绝对不是华夏人在夷剧里面看到的那样有序。而是和菜场里买菜一样,叽叽喳喳一堆人同时在说话,插嘴、打断才是常态。
而且一个个语气夸张,跟嘴里含着一口热水、随时会烫死一样。
之所以电视剧里说话不用插嘴,那是因为剧本排练好的。
顾诚一说,两个女人都发现确实是这么回事。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