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72章 革命家(第 4/4 页)

    他们口口声声的说着,孙先生才是真正的幕后指使者,刺杀李子诚的目的是为了在中国制造动乱,煽动内战,从而谋求“一党之利”,而且梁启超的理由极为充分,他不仅历数晚清时革命党人的刺杀行动,而且还拿出革命党在美国创办杂志、报纸“鼓吹暗杀”的文章,以及暗杀名单中李子诚赫然排名第一位作为佐证,甚至于,在那些杂志、报纸,刺杀李子诚的原因非常简单,一是其人“顽固反对革命”,二是其人“执掌重兵”,“李氏身死,中国即陷纷争,如果革命即可乘乱功成”,这些话,在过去不过只是革命党中激进人士的狂言,可是当刺案当真发生之后,狂言一经有心之人分析,即成为“宣言”。

    而这种刺李“宣言”却让革命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就在半个月前,洪门“致公堂”堂主司徒美棠清楚的告诉孙先生,他们不会再给其任何支持,甚至要求孙先生“退出洪门”,就在两天前,孙先生在纽约举行演讲时,会场更是遭到冲击,与过去受满清或袁逆指使不同,那次冲击却是“洗衣人”的自发行动,理由非常简单——“刺李之罪”。

    或许外界会猜测孙先生是不是幕后指使者,但从去年九月就充当孙先生英文秘的宋庆龄却知道,至少从那时,直到现在,虽说孙先生对李子诚极为恼怒,但是他绝没有指使任何人行刺李子诚。

    “孙先生,刚才收到一份从国内发来的电报,李子诚的伤势已经稳定,据说是使用了一种连云港研制的新药!”

    出于安慰先生的目标,宋庆龄用说着新鲜事的口吻说道着。

    “哦!”

    虽是面无表情的应了声,但孙中山还是来了兴趣。

    “新药……”

    感叹一声后,孙中山又说道。

    “李致远长于实业,擅用长技之士,这人……”

    望着窗外,想到“二次革命”时,同李连云彻底决裂的原由,孙中山不禁一阵懊恼,如果当年没那么做的话,或许……

    “这伤势愈合了,想来,李致远也快要到京城当袁世凯的国务总理了,这中国啊……”

    想到李子诚即将出任国务总理,孙中山却第一次觉得革命的前景渺茫,李子诚和袁世凯不同,固然,李子诚或许有着“子待人以诚”的名声,可在他看来,李子诚的心机远非袁世凯所能相比,他做事,更慎密,更富远见,更……这样的人出任国务总理,那革命的前景……

    虽说不愿意提及那件事,但宋庆龄却是知道,这件事瞒不得。

    “孙先生,电报提到,李子诚已经回电袁世凯,不日将启程前往京城!”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寒门崛起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清要完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晋末长剑 蜀汉之庄稼汉 谍影:命令与征服 大唐腾飞之路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秘密部队之龙焱 星海王座 大清要完 撩神[快穿] 办公室潜规则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明末逐鹿天下 大汉帝国风云录 冰川天女传 不是吧君子也防 嬉游花丛 木叶之风暴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