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51章 广州(求月票!)(第 2/4 页)

    张一麟在说话时,将电报递了过去。

    “估计有一万字……”

    一万字的电报!

    接过那十几页电报纸,一时间李子诚还真不知道,会有什么大事,能让穆拍来这么一封长电。“这么长的电报……”

    自言自语时,便开始翻看着电报,

    “……成立化工康采恩?”

    瞧着穆的报告,李子诚倒是不觉得有什么意外,“一业一企”是未来四年**公司发展的重点,通过行业垄断达到减轻公司的管理成本,同时促进行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这不仅符合公司的利益,同样符合国家的利益,对于“一穷二白”的中国而言,欲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必须要通过全盘规划,才能在短期内达到这一目的。但是中国的经济环境,使得中国不可能采用的“计划经济”,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行政指导的方式完成,但是行政指导却没有法律依据。

    虽说具有前瞻眼光的精英们制定的政策,不仅有利于行业发展,对企业个体也有好处,再加上优惠的诱导政策,使得政策可以得到企业的认可,但是这个过程却是繁杂的,尤其是在中国技术人员不足的情况下,技术官僚更为罕见。

    但是如果通过公司制定行业指导,从而引导企业的经营和社会资源的流动方向,却有一定的可能的,但一个最根本的前提却是,必须要建成“一业一企”的垄断企业,通过企业约束力,来达到同样的目的,而公司又在某种程度上,接受政府的“指导”。

    尽管最初这是由泰勒制定的公司发展策略,但李子诚之所以认同这一设想,却是因为二战德国通过垄断组织对国家工商实业经济的全面控制,再利用对垄断组织的支持,换取其同政府的合作,从而确保了德国战时经济的正常运行,达到全面干预国民经济、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目的。

    尽管目标有所不同,但最终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通过对国民经济的控制,最大限度的发展本国实业经济。

    对于李子诚来说,在很大程度上,尽管现在很难像过去一样,在企业发展上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但是他却不敢轻视企业的发展,毕竟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公司,以及由**控股的数百家**运行公司,将承担起整个国家工业化的使命和责任,在未来公司将会同国家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所以绝不能加以忽视。

    化学康采恩!

    这个事情来得非常突然,突然得几乎让李子诚难以相信,因为按照计划,中国的第一个康采恩公司,将会在连云港钢铁公司同汉冶萍公司组成中国第一家大型康采恩公司,通过对中国钢铁产业的垄断,进而规划全中国的钢铁产业发展。

    之所以选择钢铁产业,不仅是因为这一产业现在的暴利,同样还因为李子诚掌握着汉冶萍公司的股权,而且汉冶萍公司最近还向实业储蓄银行申请了一笔巨额贷款,用于兴建的炼铁高炉、炼钢炉以及轧钢厂。现在两家企业的合并,已经被摆到了议事日程上,可就在这时,由久大精盐、丰收肥业两家公司合并而成的永利化工却试图同共和染料合并。

    “范旭东!”

    在惊愕之余,李子诚对于这个人倒是不陌生,事实上,任何后世之人,对他都不会陌生到那里去,也正因如此,当范旭东在连云港办厂之后,他才会将纯碱的制造专利交给久大,换取久大的股份。

    “永利化工与共和染料合并为一家企业!”

    瞧着电报上的内容,李子诚在嘴边自语着。

    “公司可以掌握新新企业70%以上的股份,公司聘请范旭东为新企业总经理,负责公司经营……”

    看到这里,李子诚点了点头,在中国一直有一句俗话“宁为鸡首,不为牛尾”,范旭东能够以牺牲企业自主权,换取一家化工垄断企业的出现,这种魄力在中国实在是有些罕见,按照“一业一企”的规划,最大的难度并不是**公司,而是中国人“宁为鸡首,不为牛尾”的心理。

    “通过减少对英法出口,加大对美国出口,打压美国化工产业,以占领美国市场为最终目的……”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