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46章 武昌(求月票!)(第 1/4 页)

    第346章武昌(求月票!)

    位于长江中游的武昌城里,最近经常可以看到一些行踪诡秘的人。(《》,观看本书最新更新)他们常常严肃着面孔,眉眼之间暗藏着些许神秘。他们穿行在的路人中,脚步匆匆、行色匆匆的样子,最终他们会混迹于三教九流之中,每天都是如此,而三教九流之中,也因此多出了“这位爷”、‘那个爷’。

    只有极少数的人知道他们的身份,事实上,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陇海铁路公司保安部职员,他们是保安部派出的,用于保障经略使在武汉期间的安全,宋案的前车之鉴,使得整个陇海上下都对经略使此次全国助选演讲充斥着担忧之意,为此保安部特意派出了数百名保安员,提前于各地做好准备工作,他们按照职业的要求,混迹于三教九流之中,收集一切有用的情报,以确保经略使的安全。

    春天裹着冷风来到了。

    这一天,城里的陆军一队一队开出城门。顾祝青和吴四贵扛着棍子,跟在他们后面,学着他们走路。一名军官模样的人走过他们身边的时候,甚至还特意朝他们挤了一个鬼脸,那鬼脸只换来这两个少年人一阵笑声。

    中国陆军的声誉从未像现在这么高过,对于这些少年人而言,江苏陆军固然是他们心目中的偶像,可是湖北陆军以及驻于湖北的中央陆军,同样也是他们的英雄,一场国战挽回了他们的声名。

    尤其是在最近几个月,在武昌城内的大街上每到晚上,中国电影公司的人就会播放“胶澳事变”的电影,那电影或许没有声,但是画片上那些舍生忘死冲向敌阵的军人形象还是刻入了他们的脑海之中。

    每个男孩都有他的英雄梦,他们需要要顶天立地的楷模和偶像,来引领他们的精神和体格向上成长。和其它的男孩一样,当顾祝青和吴四贵这样的少年人,看到那样的画面时,固然有死亡,可是那些军人却背负“精忠报国”,怒发冲冠、“保家卫国”的使命,这绝对符合一个少年对英雄的全部想象。

    也正因如此,几乎是在悄无声息之中,军队,“那群蛮不讲理的丘八”在人们的心中发生了变化,或许平素军人们蛮横一些,可是到国战的时候,他们却是义无反顾的,而在少不经事的男孩心中,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军人是英雄,军队是保家卫国的英雄,如此就足够了!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国家第一,民族至上”、“军事第一,军人第一”、“国破家亡君何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等宣传口号,连篇累牍地见诸报刊、广播。迫于外敌压力与舆论盅惑,民众经过短暂彷徨、观望之后,终于被调动起来,整个国家在“胶澳事变”中沸腾起来的同时,军人的声望和地位同样得到了提高。

    而在这个过程军人们的变化也相当微妙,当他们享有恶名的时候,他们会把恶名发挥至极,可是当他们感觉到周围的人们对待他们的态度发生变化时,他们同样也变谨慎起来,他们小心翼翼的注意着自己的行为,买东西不再强买,平时注重军人的形象。

    就像此时,当少年们学着他们的样子齐步走的时候,他们像是生怕教坏孩子一般,走起路来更加的精神,人也更精神起来。

    “别在娃们面前丢人!”

    官兵们如此想着,自然整个人也变得更加精神起来。

    “一二一、一二一……”

    两个少年人学着军队的模样朝着城门外迈着正步,而在周围,同样有一群少年人扛着木棍当枪,学着军人的模样踏着正步走。

    有好事者,则在旁边拿起相机拍起了照片,那种一架86元的凤凰牌三十五毫米照相机,尽管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都是一种奢侈品,可是在它刚一投入市场,却立即受到了市场的欢迎。&*.《》.com最快更新**

    因为相机操作的简单易学,使得照相不再是“专业人士”的“专业技术”,不少新潮的、家境富裕的年青人,纷纷购买凤凰牌相机,在凤凰光学器材公司生产的三万部相机之中,其中面向国内市场发售五千部,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即销售一空,武汉作为一个省城,自然有不少人拥有凤凰相机。

    跟着部队齐步走的顾祝青问身边的吴四贵:

    “为什么这么多军队都出城呢?”

    朋友的话却让吴四贵像是看怪物似的看着他说道: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的谍战岁月 大唐腾飞之路 活埋大清朝 晋末长剑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寒门崛起 我在现代留过学 红楼琏二爷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晋末长剑 万历明君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世子妃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全唐诗 儒道之天下霸主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冰川天女传 办公室潜规则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活埋大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