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242章 首衅不由我发(求月票!)(第 1/4 页)

    在俾斯麦山的一座要塞前方,数千名劳工则在那里拼命的打着木桩钢梁,一道道密集的带刺铁丝网散布在要塞前方,而在铁丝网后方,几处隐密的角落间,几座暗堡分布其间,构成了完整的交叉火力网。

    士兵们将成箱的子弹进暗堡内扛去,而在远方德军修建的战壕内,士兵和劳工则在修改着战壕,战壕向前伸出了机枪壕,枕木制成机枪堡,交通壕向后方绵延,百米后又是迫击炮壕,完全立体式多重打击的的战壕体系,第一次出现在东方,以至于让人生出叹为观止的感觉。

    “兹……”

    在一栋墙上上士随手用刺刀在墙上划出了一个十字架,人一闪开,路边的机枪手立即压下了击发杠。

    “兹……”

    机枪声响起,数米外的墙上立即一片尘雾飞扬,上百发子弹在短短分钟内便将厚达两尺的墙壁掏出了一个十字型的机枪射孔。

    “守住这里,明白吗?”

    上士睁着眼睛看着机枪伍伍长。

    “是!”

    机枪伍长的回答很简单,利索,不拖泥带水。

    “和那、那……形成交叉火力,我带排主力在这……”

    站在路边的上士用刺刀指着港口的几个位置,这为了防止小股日军从海上登陆偷袭港口,而布设的一个火力点,而周围亦随处可以看到的布设工事的士兵。

    事实上,从他们进驻开始之后,即开始为青岛的防御而努力着,一个师的部队除去被分散布属在各个要塞之外,还布置在德军之前因兵力不足而放弃的要点地区,近两万名劳工被紧急征召,以修建新的要塞,在青岛的仓库之中有着充足的原料,至于水泥根本就不用担心,青岛有一座水泥厂。

    充足的物资使得守军可以修建更多的要塞,当然前提是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才使得守卫青岛的部队不得不依靠德军遗留要塞作为守卫青岛的核心。

    会前岬炮台,始建于1902年,位于伊尔斯斯山南部海岬小高地上,当年德军在此建有大型掩蔽部,炮台上配备有两门在1901年从大沽口缴获的240毫米海防炮,以及三门150毫米海防炮。

    炮台上这五门海防炮均建有半球型钢板防盾炮塔,呈南北一字排列,所有的火炮皆可360度环射,此外德军还在炮台四周建有数座机枪堡和一条环型防御述,而在大型掩蔽部内还有一条地下运兵道,与北面不远的伊尔其斯兵营相通。

    由于地理位置其重要,是在德军构建的青岛防御体系之中的重中之中,扼守青岛外海入口的必经要道的最重要海防炮台,在必要时,还可以得到身后衙门山炮台的火力支援。

    因为这里是扼守外海入口最重要的炮台,在过去的几天之中,炮台周围防御得了充分的加强,除去设立了更多的机枪堡外,还增加了几道防御壕,守军更是从百人增加至两千人之多,而且还进一步增加了炮台的海防力量。

    “嗨……荷……”

    在通往会前岬炮台的道路上,上百名打着赤膊的士兵正拼尽全力,拖着一门沉重的大炮,士兵们肩膀系着皮带,腰完全俯下去,双手甚至贴着地面,每一次都用爬的方式,走走停停的拖着重炮缓缓朝会前岬走去。

    “就像是川江的纤夫一般!”

    在不远处的机枪堡内,说话带着四川音的士兵嘀咕着,这门150毫米轮式海防炮和另外六门150毫米海防炮一样,都是从连云运来的,炮运来是容易,吊下火车就行,可是想装要塞炮安装到炮台上,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烈日下,士兵们挥汗如雨的拉着大炮,拼命要把大炮拉上炮台,最后再推到刚刚筑成的炮台上。

    “来,来,再来一把劲了!”

    炮兵排长们喉咙都快喊哑了。

    “看得见山顶了!”

    士兵们喘着气,用力拉,走不到十来步,就疲惫不堪的停下,缓上一口气后,又发出了口令。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活埋大清朝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我的谍战岁月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明烟火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晋末长剑 机战之无限边境 沉溺 希腊神话 北齐怪谈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万历明君 巡狩江山 木叶之风暴之主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大汉帝国风云录 穿越兽世当神棍 我在木叶练吐纳 星海王座 沉香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