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二、风起台湾(第 2/4 页)

    但唐景崧也面露难色,由于饷械不足,台湾的兵力还十分薄弱。

    丘逢甲听此自告奋勇,主动请缨,愿出面召集乡民组织团练,以备守战,并说不要唐景崧一文钱的粮饷。

    唐景崧大为高兴,随即任命丘逢甲为台湾团练总领,由其筹集饷械,召集义民进行军事训练。

    丘逢甲得到抚衙颁发的文告,回乡四处召集义民暂且不提,但说中日甲午战争的形势是日日恶化。日军在辽东进展顺利的同时,转而在山东半岛登陆。北洋水师在刘公岛内避不出战,任由日军在半岛从容登陆。

    日军登陆后从侧背攻入防卫严密的威海卫,北洋水师全军覆灭,水师兵船一小半自沉,大半由日人虏走,反而平白增添了日军的力量。

    满清朝廷面对战场失利已经吓破了胆,慈禧出面重掌朝政,当时旅顺失守,慈禧太后害怕日军进犯京津,便不顾光绪皇帝等人的反对,先指使奕䜣委托田贝秘密向日本疏通,后于1895年1月14日正式派户部侍郎张荫恒、湖南巡抚邵友濂为全权大臣,并请美国国务卿科士达为调解人,赴日求和。当时日军正在猛攻威海卫,由于军事上的胜利,它的侵略胃口非常大,气焰极为嚣张,它觉得使清政府无条件投降的机会还未到来,因此借口“全权不足”,将清政府的这两位求和代表侮辱一番,驱逐回国。

    日本虽然在战场上连战连捷,但毕竟财力有限,战争带来的巨大消耗进一步加重了日本民众的负担,自1894年底以来,日本不少地方都爆发了农民暴动,社会动荡不安。所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于2月2日向清政府提出了和谈的要求。但日方公开指定要李鸿章充当全权代表,并向清政府提出,必须以割地、赔款为“议和”条件,否则就无需派代表前往日本。这时慈禧等人十分害怕战争继续下去,为了求得停战,决心不惜任何代价达成和议。于是1895年3月,赶忙按照日本的旨意,改派李鸿章为头等全权大臣,带着美国前任国务卿科士达为顾问,前往日本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光宗进行谈判。3月20日双方在春帆楼会见,正式开启了和谈。

    在和谈的同时,日军出动军队和军舰,攻占了台湾门户澎湖。4月17日,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中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和台湾、澎湖给日本,并赔偿日本政府军费白银二万万两。

    《马关条约》签定的当天晚上,清政府签约割台的消息就通过台北的外国洋行很快传遍全岛。台湾巡抚唐景崧立即发电清廷询问实情。第二天,群众齐聚台湾省巡抚衙门,台湾士绅、工部主事丘逢甲代表台湾民众起草了反对割台的电文:“和议割台,全台震骇。自闻警以来,台民慨输饷械,不顾身家,无负朝廷。列圣深仁厚泽二百余年以养人心士气,正为我皇上今日之用,何忍一旦弃之?全台非澎湖之比,何至不能一战?臣等桑梓之地,义与存亡,愿与抚臣誓死守御。设战而不胜,请俟臣等死后再言割地,皇上亦可以上对祖宗,下对百姓。如倭酋来收台湾,台民惟有开仗!”

    4月19日,朝廷复电台湾巡抚唐景崧,正式告诉他割台一事,并给他解释了割台的苦衷:“台湾虽重,比之京师则台为轻。倘敌人乘胜直攻大沽,则京师危在旦夕。台湾弧悬海外,终久不能据守。……不可因一时义愤,遂忘以前所陈种种患害于不顾也”

    21日,台北商民鸣锣罢市,拥入巡抚衙门,哭声震天。唐景崧电奏光绪皇上,请求保住台湾。他在电报中说:“祖宗缔造之艰,史册俱在,传至二百余年,失自皇上之手,天下后世,谓皇上为何君?他日更何以见祖宗于地下?臣为祖宗守土,惟有与台为存亡,不敢奉皇上之诏。”

    为了保全台湾,一些官绅希望依靠欧美列强向日本施加压力,清廷先后向英、法、德提出将台湾归他们保护,但列强不愿与开罪日本,都拒绝了。特别是德国政府斥责清廷是在鼓动台湾民变,破坏协定,向清廷提出警告,如果中日再开战,不仅台湾不能保,而且割地赔款会更多。李鸿章也认为,日本方面态度强硬,如果收回台湾将导致重开战端,危及京畿和辽沈。已经被战争吓破胆的清廷反复权衡,最终决心放弃台湾。5月20日,下令“署台湾巡抚布政使唐景崧,著即开缺来京陛见;其台省大小文武官员,并著饬令陆续内渡。”而李鸿章也专门向伊藤博文拍了电报,称“日本自应派遣水陆各军,以资弹压,保持平安。”

    清政府已经决定放弃台湾,但台湾的官绅百姓却不甘心就此成为日本人的顺民,但今后该何去何从,上到名为最高军政长官的唐景崧,下至普通百姓,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没有什么底,也不知该如何处置。

    唐景崧现在也是进退两难,布政使顾肇熙和台湾兵备道陈文騄已经借机逃回大陆,二、三把手的出逃更弄得岛内人心惶惶,大批官员也开始纷纷出逃。但他走不了,朝廷让他守在台湾办理交接,但这可能么?

    而两江总督张之洞却给他拍了封电报,让他尽力守住台湾两、三个月,哪怕手中有一府一城之地,就能引起列强出兵干涉,最终日本人不得不放弃台湾。而且法国人也表示愿意租借台湾之地,又让他心底燃起一丝希望。

    经过一番商议,陈季同向唐景崧提出拯救台湾的新计划:仿照西方惯例,宣布台湾自主,成立一个临时抗日政权,由义军和和守台清军联合作战,领导台湾军民抗日保台。这样就能够名正言顺地进行抵抗,又免得将清政府牵扯进来,同时还可以争取到列强的支持。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我的谍战岁月 寒门崛起 晋末长剑 骗了康熙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我在现代留过学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活埋大清朝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明烟火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红楼琏二爷 大唐腾飞之路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书之女配的分手日常 唐朝从当村长开始 晋末长剑 机战之无限边境 沉溺 希腊神话 北齐怪谈 改造大唐从养猪开始 万历明君 巡狩江山 木叶之风暴之主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大汉帝国风云录 穿越兽世当神棍 我在木叶练吐纳 星海王座 沉香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