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兵备(第 4/4 页)
今时不同往日啊,为大明江山计,别无选择。
他看着张文光道:“编练六地乡兵,当为善策。捷报勘查为实后,本督当向朝廷报捷。同时上疏陛下,请准淮安府编练乡兵!”
阎尔梅惊呼道:“史公!”
史可法摆摆手:“我意已决,不必多言。本督也相信,杨慎言定不会负了朝廷!”
他语气斩钉截铁,似乎刀剑加颈,斧钺临身,也不能改变分毫。
张文光脸上露出笑容,起身施礼道:“明公拳拳报国心,下官感佩。”
阎尔梅恨恨看了他一眼,此獠也是阴险,有什么风险让史督臣顶在前面,有功劳则跟在后面捡,端的不当人子。
此后又议些乡兵之事,张文光提议,为免引人关注,杨河这只军队能低调就低调。
他对史可法诚恳建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杨练总还年轻,此次战功核算,有首级二三百足矣,再多也是虚名,反被有心人关切。倘若朝廷诸公盯上怎么办?调他去打流贼,甚至调往边镇?杨练总乃我淮安府难得的种子,当妥为保护才是。”
……
张文光走后,阎尔梅冷笑道:“便宜他占,黑锅督臣来背,张兵备好算计。”
编练乡兵的好处谁都看得到,然风险也谁都看得到,圣心难测,倘若因此犯了忌讳,别看史公圣眷正隆,转眼会有什么坏结果谁也预料不到。
史可法倒不在意,他行事做派,并不计毁誉得失,他只回想张文光最后说的话。
张文光话中意思他当然明白,声名太盛,对杨河并不是好事。从实利上说,杨河不管是斩首二三百,还是斩首二三千,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官位不能涨,脑袋再多也只是锦上添花。反因名声太盛,引起很多不必要的关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惹来大麻烦。
只是他明明斩首一千多级,还有斩获奴目的大功劳,却要将功劳分润他人,岂不是委曲了他?虽然他有交待张文光,到邳州后关于此事问问杨河的意见,但思来想去,总觉对他不公。
史可法一叹,又想起现在虏贼肆虐,就算战绩勘查下来,也不知捷报什么时候能送往京师。
现在道路梗塞,士子难行,恐怕明年二月春闱也办不成,无数学子的功名成为泡影,大明局势,真是每况愈下。
他走到堂前,看外面什么时候又下起了雪,寒风席卷,凌冽雪花扑打身上。
他沉思入神,眼下大明的形势让人忧心,好在从杨河这些年轻人身上,他看到了大明朝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