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64章 沸扬(第 3/4 页)

    但此时北门外越千人的饥民们有了希望,十几口大锅架在二郎庙边,草棚内中熬的都是热腾腾的米粥,周边密密麻麻的饥民聚着,眼中都带着希望,然后周边有众多的官差巡逻。

    还有人叫着:“都不得挤,个个排队领食,有家口的一队,没有家口的一队,鳏寡孤独一队,孤儿幼女一队。你们全部都可活命,杨大人仁慈,会将你们送到北岸,以工代赈,全部都有衣食房屋安置……”

    细雨沙沙的下,打在杨河大帽油衣上,冰寒之气蔓延,周边越发的泥泞。

    但杨河只是站着,淡淡看着眼前的一切,陈仇敖四人站在他身后,个个披着毡衣,冷雨中同样按刀一动不动。

    周边饥民看来,个个敬畏而感激的目光。

    城外的饥民杨河会分四批带走,第一批先带孤儿幼女走,第二批带失去家人,老弱无助的妇女老人,第三批带有完整家口的饥民,最后带单身的青壮男子。

    饥民带走之前,杨河下令在城外施粥,十几口大锅架起,每个饥民都可以饱饱吃几餐,以此证明自己不是空口白话,也给城外的饥民增添适量的体力与信心。

    施粥的粮米是从库房中拨的,这次县丞刘遵和等人都没说什么,杨河将这隐患带去,若县中连临行的钱米都不出,那就说不过去。

    贡生周明远又发动城内士绅商贾捐粮捐米,捐献冬衣,这次士绅都很踊跃,纷纷你献一些粮,他捐一些银,便是普通的百姓,亦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久病床前无孝子,常年养着城外的饥民,睢宁百姓没有办法,但一次性付出一些,众人还是有这慷慨之心与善心的。

    而且城外流民走得越快,这城池的隐患越早去除,周边的治安也好一些。

    所以二十一日这天起,捐献冬衣被褥,捐粮捐物的人络绎不绝,杨河吩咐所有的钱粮衣物都有登记,捐献的人是谁,都有记录,这些都属于“义民”,不该连个名字都没有。

    知县高岐凤派了衙役维持,书吏帮忙,仵作收殓各窝棚残骸,杨河让署廨攒典廉方正主理。

    这人一直让他头痛,前晚回去后,门子与皂隶眉飞色舞的谈起宴会之事,个个大呼解气,留署的膳夫马夫皂隶也是听得大为过瘾,只有廉方正唠叨不止。

    言官不象官,生员不象生员,真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对杨河又是一番劝谏,让他久久无语。

    不过这人能力是有的,原则性也强,让他主理,倒最好不过。

    除了王家卿随黄承袭前往邳州,县学馆的生员也基本前来帮忙,杨河的规划是每个铺递设一个休息点,每铺设些杂役烧煮姜汤,让赶路的饥民可以喝些汤暖暖身子。

    然后辛安铺那边设个点,以后从徐州官道来的饥民,就不到睢宁城,直接引到南岸码头,巡检司的船,会将他们载过黄河去。

    杨河也跟递运所的大使邓官招呼好,让他递运所的船只,同样过来帮忙。

    又会在南门外设个点,从灵璧官道过来的饥民,收留登记后,同样运过黄河去。

    这样杨河快速就解决了让城内诸官头疼不已的流民问题,让知县高岐凤内心复杂,不过流民隐患去除,这是好事。

    医学司的医官有建议杨河,饥民饿久,应该分批分层次的救济,如已经饿倒在地的饥民,需用米汤灌之,然后用稀粥接续,情况好些,再施浓粥。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大清要完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我的谍战岁月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不是吧君子也防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红楼琏二爷 寒门崛起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大唐腾飞之路 北齐怪谈 蜀汉之庄稼汉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北齐怪谈 晋末长剑 希腊神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秘密部队之龙焱 万历明君 机战之无限边境 沉溺 冰川天女传 全唐诗 大清要完 星海王座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世子妃 办公室潜规则 大汉帝国风云录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