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猎鹰炮(第 2/4 页)
看过睢宁城池周边,杨河心有定计,他们下了圩墙,往内城去,这圩墙内也是杂乱的苇屋茅屋,多是“棚窝”类型,茅草棚子很矮,人入内勉强直腰,简陋贫寒非常。
很多居民原是城西的百姓,他们自己的村寨废弃了,就搬到城里来住,生活质量与原来不能比,胜在略略比原来安全。
看着这些人脏乱不堪的生存环境,个个满脸菜色,神情麻木,显然对生活毫无信心,杨河心中叹了口气,以后自己入驻县城,必须给这些人找到生存的希望。
这边圩门距离内城门也是一百五十步,很快众人到了西城门“耀武门”前,从放着的吊桥进入。
然后过瓮城,登上这边的城头。
这里有一处城楼,楼上有一块“淮西保障”的楼匾。
杨河到这边主要是看城头的火炮,火炮由于贵重,都放在内城各处。
“睢宁大小火炮共有二十八门,内二十三门是小佛郎机,余者是大将军、灭虏炮、发贡等器。”
田师爷自然知道县尊给杨河五门狼机铳之事,二号二门,三号三门,不过他心中猜测杨河要火炮干什么,比起火铳,火炮毕竟沉重,运送不易,他要去火炮,难道要打野战?
杨河主要找猎鹰炮类型的小佛郎机,角度转动灵活,近距离可当大号火绳枪使用,此时火炮准头极度不高,不过若放在百步内,还是有一定准头的。
而且二三号的小狼机铳,弹重也有五两到十两,就是187克到375克,对付清军的重型盾车都是绰绰有余,一炮过去,让他们任何盾车都成为碎片。
他看西门城头城墙摆着几门火炮,上面都盖着油布炮衣,一些是大将军、灭虏炮、发贡等旧式火器。
这种炮杨河看不上眼,因为没有炮耳炮架,战时是搭木为架,掘土安炮,经常会左右乱跳,甚至倒翻过来,严重危害炮手和人马的安全。
特别装填非常不容易,一发之后,再不敢入药,或者又必直起,非数十人莫举,麻烦非常。
所以佛狼机火炮出现后,快速盛行大明各地。
而且相比明军原有火炮,佛郎机火炮颇有优点,如拥有炮耳,两侧炮壁较厚,还安有瞄准装具。如以子铳预贮弹药,不必临时装填,可加快发射速度。
如散热飞快,后装炮前后相通,空气对流,就易于散热。
一般此时佛郎机可连打十几炮也不会过热,使用子铳,发射速度也快,娴熟的炮手前三炮射击总费时不会超过二十秒。
子铳的火药装填量固定,还不怎么容易炸膛。
唯一缺点,因为漏气,佛狼机火炮打不远,大佛郎机也不过打一二里。
子铳没对套好膛口,或是使用“酒瓶型”子铳的话,灼热的火气还会向两边后方泄出,伤害火炮旁边的炮手,跟掣雷铳一样。
所以杨河要好好找找,找那种“凸”样形的子铳,这样就算漏气,也是往正上方漏出,与点燃红夷大炮的火门一样,火气再猛烈,也不会伤害到旁边的炮手。
他在城头看着,忽然脚步一顿,掀开炮衣,眼前一门小铳狼机,就是猎鹰炮样式,火炮架在一条非常沉重的四脚木凳上面,旋转机括是青铜所制,套住炮身两边的炮耳。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