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尾声(一)(第 2/2 页)
那丫头正是六神无主,哭道:“我也不知道,只听说在园子里跌了一跤,接生婆什么的都进去了,派我来找三爷呢。”
孟筱悦的头都大了,忙对初蔓说:“她一个小丫头去不得前头,你快去找三爷,顺便告诉老太太知道。”说罢便急忙往藤园去,嘴里嘀咕着,“今儿是什么日子,都赶上了。”
前头冯梓君听说如惜碰着了怕也要生,脸都绿了,实在没心思陪亲戚们看戏,推说身体有些疲乏要休息,众人似乎也察觉出府里除了什么事,纷纷识趣地告辞。那里容谋已经去了藕园,冯梓君带着雨卉好不容易打发了一群人,这才和她一起往后头去。走了半路,两处皆不传消息来,竟不知先去哪一处好。
虽然偏疼如惜肚子里的孩子,可到底佟未那里也不能忽视。雨卉见她为难,索性说:“如惜那里有我娘照顾,二嫂子那里有大嫂子在,眼下也快子时了,不如我陪老太太去祠堂给祖宗们上香祷祝。我一个姑娘家,就算到了二嫂子或如惜的跟前,也不顶事。”
冯梓君慌乱的心稍平了些,就着猩红的灯笼射出的光芒将雨卉打量,仿佛就是这一瞬间发觉雨卉长大了。虽然这孩子不讨自己喜欢,却也是眼门前长大,也是先夫的骨血,此刻倒是这不起眼的孩子叫自己心安,想着自己多次为难她的婚事,竟心里生了几分愧疚。
“是啊,还是去祠堂吧,我一个老婆子你一个小姑娘,能顶什么事。”于是藤园和藕园哪一处都不去,扶着雨卉转而回自己的屋子去换祈福穿的衣裳,又吩咐丫头将雨卉的衣服取来并到两处去传话,叫她们一有消息便送到祠堂去。
娘儿俩在子时前赶到了容家祠堂,几位宗亲也散了后又来了此处,众人见容家两个儿子媳妇都不在,唯留下容雨卉一人,若假装无事不问反而更尴尬,故而纷纷询问家里出了何事。冯梓君瞒不过,一一道来。
众人不敢说丧气的话,都先给冯梓君道贺,子时一起向容氏先人上香行礼后,便纷纷散去静等消息。雨卉则跟随嫡母留了下来,冯梓君叫关了佛堂的门,她与雨卉一人一只蒲团坐在佛龛前,手里挽了一串念珠,闭目默默地吟诵。
雨卉不敢造次,静静地坐在一边,忽而听嫡母喊自己,她睁开眼,果然见冯梓君正目不斜视地看着自己,却是慢声慢语地问:“你恨我吗?”
“恨?”雨卉一愣,一时答不上来。
冯梓君淡淡地一笑,抬眸看着佛像,说道:“当初你下旨被选了太子良娣,见不得我欺侮你亲娘,便那样泼辣地与我说话,完全不将我放在眼里。卉姐儿,你敢说,你不曾恨过我这个嫡母?”
那一段真真不堪回首,一边被皇室逼婚,一边不知子骋的生死,所有的事都不如意,什么爱和憎,几乎是辩不明的。但嫡母从小便不喜欢自己,虽然她对自己的亲娘颐指气使,但雨卉幼时对周红绡也无甚深厚的感情,所有的一切都是自二嫂进了容家后开始变化。若是几年前嫡母这样问自己,自己倘或会有个答案,可此时此刻,她委实答不上来。
容雨卉遂摇了摇头。
“摇头是不恨,还是不知道?”冯梓君笑问。
雨卉抬眼看她,好像从未见过嫡母有如此慈祥的一面,难道是在佛祖面前,她才变得如是?可终究要回答问题,她想了想,回答说,“是不恨,从前的事女儿都忘记了,过去了便都过去了,只是此时此刻老太太问我,我只会答不恨。况且,又做什么要恨您,老太太又做什么这样问?”
冯梓君闭目养了会子神,方悠悠地说:“皇后那里几次三番催你进京,这个家怕是真的留不住你了,到底在我眼前那么多年,只怕这一去便是要少回了。一南一北,哪里那么容易多相见。卉姐儿啊,你的娘不容易,一辈子便盼你一个好,我不知道姓钟那小子有什么好的值得你这样死心塌地,我为你选的哪一家比不过他?但事已至此,我也多说无益。只是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便是为了你娘,在京城里你也需得好好过。我记得太子……哦,是皇帝对你还是不错的。可你父亲在时常听他念叨‘圣心难测’,故而他宁愿做个富贵闲人不问朝政,所以……”
“老太太!”雨卉听得糊涂,便打断了她,颇莫名地问,“您怎么说到爹爹的事儿了?我……”她略有羞涩,“女儿是去嫁人,也非去做官,这些话您不该对二哥说么?”
“可是你那姓钟的小子……”冯梓君一叹,苦笑,“也罢,你一个女孩儿家能懂什么。”
外头忽而有更鼓敲响,她扭头问,“这都什么时辰了,怎么还没有消息来?”
雨卉竟忘了家中两个正受苦的产妇,一颗心又提了起来,便从蒲团上爬起来说:“我去派人问一声,怕是哪里忙得忘了。”可才走到佛堂门口,忽而听嫡母那里呢喃,“冤孽……”回头去看,却见冯梓君又重新闭目念经,甚是虔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