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吐蕃之乱(第 1/3 页)
青牧易似乎在写奏折,秦小小在这里有一段日子,多少也认识一些字。偷窥的习惯秦小小从来没有,但是一直在这儿研磨实在是太过无聊了,眼睛瞟啊瞟的,就瞟到了青牧易正在书写的奏折上。
“吐蕃侵犯我军领土,边境百姓民不聊生”。
这是秦小小看到的字样,剩下的待再要看时,突然感知到了两道锐利的目光射向自己,匆忙间低下了头。
“不用装了,说吧,这件事你怎么看?”青牧易对秦小小说道。
秦小小试图为自己开脱:“我只是看了两行字,其他的,我发誓,真的一个字都没有看。”
青牧易显然不想听她说这些,不耐烦地挥挥手:“我要听的不是这些,针对吐蕃进犯我国领土一事,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秦小小思前想后,这件事好像和自己的关系不大,动动嘴皮子也不会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我对安允国的军事还有边境情况不是很了解……”
“吐蕃,是早先臣服于安允国,位于北方的边境小国,每年都会向朝中进贡大量的物资。”未等秦小小问完,青牧易自顾自地述说当今形式,“但凡是他们盛产的东西,都是我们所需要和缺少的。但是近年来,北方大量降雪,致使吐蕃的收成也不是很理想,自给自足尚且困难,更何况还要进贡给我们安允国。”
“按照吐蕃使者的说法,是安允国的使者一再催促进贡物品,还出言不逊,对吐蕃极尽侮辱,故此引发了短暂性的战争。而由于吐蕃连年和安允国交好,故此在北方,安允国的边境防守最为薄弱,吐蕃轻而易举就进驻了我们的领土。尝到甜头的吐蕃继续猖獗,掠夺一切所能掠夺的东西,极尽残暴。”
“吐蕃一再强调当初是安允国的使者挑衅引起了这场战争,就算和平解决,也要安允国付出相应的代价。而当时出使吐蕃的使者则不是这样说的,据他所言,当时吐蕃认为安允国的进贡账单简直就是剥削,他们不甘心一直臣服于安允国,所以才引发了战争。”
最后,青牧易看向秦小小:“那么,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秦小小听明白了,现在已经不是谁对谁错,谁先发起战争的问题,而是战争令边境的百姓受尽灾难,相比那些受天灾的难民,针对这些边境百姓的问题更为棘手。毕竟,关乎了两个国家的命运。
“这件事皇上是什么态度?”秦小小皱眉问道,声音干脆利落,老练成熟,完全不似平常的秦小小。
青牧易闻言一愣,不禁顺着她的问题回答:“父皇已经派遣军队前去驱赶。”
“就算把吐蕃侵略者暂时赶出了边境,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案。”秦小小脱口而出,大脑已经完全陷进了两国关系之中,难以自拔。
青牧易看着不同寻常的秦小小,问道:“那依你看呢?”
秦小小拿起青牧易的毛笔,在纸上圈圈点点,写写画画。
地理位置上,吐蕃位处高原,气候却不稳定,故此收成也不确定,当初定下的那个条约对于他们来讲本就有些过于苛刻。一旦遇到不确定因素,比如天灾,整个吐蕃都会陷入一种食荒的状态,如何还能给安允国和往年同等的物资匹配,直接就影响了和安允国的关系友好。
在安允国使者的眼中,吐蕃故意不拿出足够的贡品,回禀到皇上这里就失去了事情原本的意义,对吐蕃无利可言。吐蕃不愿意进贡物品,皇上固然生气,使者在这个过程当中,再加入一些自己的情绪,把皇上的话传递给吐蕃统治者的时候,就又变成了另外的一种意思。
-->>(第 1/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