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科学贡献(第 1/4 页)
玉珠虽然不如孙小小会做生意,但是作为一个贵妇投资者,一定远见还是有的。
就像开春时买下的沣河边上六千亩良田,这种投资放在魏叔玉那个年代就是一笔巨大的不动产,除了为子孙后代造福之外,年年能收组子,田地也保留了随时增值的空间,这就属于一种比较大众化的投资方式,虽然当初因为买地带给魏家一定的经济危机,但是不得不承认玉珠能拿下这些土地的能力和远见。
事实上对待有丰厚回报的投资,玉珠一向都很大方。
这一次水稻改良的实验,或许是处于对魏叔玉的信任,想到未来的巨大利益,玉珠表现出极大的热心。
不用魏叔玉开口,魏家主母在得知消息之后已经被未来的胜利刺激的荷尔蒙失调,爆发出极大热情的立即带着管家和账房深入田间地头,挥手之间划归给高达一块肥沃的上等良田,就像1979年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般,眼睛都不眨一下,这份气魄给了王管家拍马屁的机会,玉珠很得意。
这对高达来说是个好消息,但是没等他巡视自己的领地,就被魏叔玉抓起来恶补知识。
事实上玉珠之所以对这件事这么上心,主要因素还是由于对背后指导人魏叔玉的信心,可不幸的是被寄托希望和信任的魏叔玉自己心里也没什么底,他毕竟只是个小老师,动动嘴皮子说说理论知识还行,要真搞起农业技术能不能成功还是两回事。所以他的希望只能寄托在高达身上,期待能用自己有限的知识注入,在加上高达热情之下的苦心钻研能有成功的机会,这段时期内,还要从基本的东西给这小子教一遍。
从植物的定义,生长特性,在到实验培植,半个月的时间高达知识不断积累丰富。
这小子的悟性还算不错,对魏叔玉来说是个不错的好消息。
毕竟人家对改良水稻品种的热情有了,再加上知识和悟性,想来成功也不会太飘渺……
除此之外,这半个月的时间文舒几个孩子也在不断的努力当中,历时一个半月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此时,书房内。
魏叔玉坐着自己的太师椅,将上半个身子撑在桌子上,四周还站着同样瞪大眼睛的四个孩子。
师生五人的目光都注视着桌子上的一把尺子,就连疑似幼儿多动症患者的程梨花都不眨一下眼睛。
良久,魏叔玉抬起头,“成了?”
文舒和李敬业有些激动的点头,平时不苟言笑的二蛋也笑了起来。
魏叔玉在四个孩子的注视下将那尺子拿起来捧在手心,流露出赞许的笑容,可内心却有些沉重。
这就是三个孩子一个半月的成果啊,在自己这个不负责任的老师偷懒的情况下自行测算出来的度量单位,已经精确到了05厘米,看起来似乎简单,但是这其中牵扯到的计算和实验对比之繁琐,要是全让魏叔玉来做估计早就不耐烦的放弃,从这里不难看出三个孩子的锲而不舍,这份执着努力让魏叔玉汗颜。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