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十三章 、《三字经》与书院筹建(上)(第 2/2 页)

    虽然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有多么高尚的情操,但若是却是能够做一些有利于普罗大众的事情。他也并不会介意去做。

    当然对于吕布来说,加强改进造纸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却是为了接下来并州书院的创建奠定基础,毕竟若是能够建立一个专门培养人才的书院,那未来他所需人才不用愁,而且还能够造福一方。

    吕布想要兴建并州书院可并不是心血来潮,之前要开办雒阳书院也的确是想着尽力去做,毕竟这都是对自己有好处的事情,谁知道后面会发展成那个样子,所有的计划和安排都胎死腹中,只是他心中并没有放弃这种想法,随着他回归北部,也就跟着延续到了并州来。

    若说雒阳作为都城那里至少还有辟庸作为贵族子弟们学习之所,那在并州即便是那些官员子弟也没有地方可以学习,至于世家,吕布还真不觉得这里有什么世家。

    ……

    古代教育离不开三个字,“三百千”,这代表的是三本读物,分别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这其中,《千字文》成书最早,而且还是作者周兴嗣在一个晚上一蹴而就,可谓是才华横溢,而且还影响到了之后的《百家姓》和《三字经》。

    北宋先有《百家姓》——也因此赵姓被放在百家姓第一位;而《三字经》是到了南宋才有,算是其中成书最晚的。

    至于现在是东汉末年,自然是没有这些的,当然在汉代前后也有自己的读物,如《仓颉篇》、《训纂篇》、《凡将篇》和《滂喜篇》等,而实际上这还不是最早的读物,最早的是春秋时候管子编写的《弟子规》。

    对于《弟子规》吕布没什么兴趣,因为它更多是以孩童作为一个弟子、学生的身份来做要求和规定,然而他们生活中所面对的肯定不止是老师和学习,还有父母亲人,还有家庭环境等等问题,对此吕布自然是觉得《三字经》更好,而且能够流传千年左右,并不仅是统治者和理学需要这么简单,就像是《论语》,必有其过人之处。

    巧合的是,吕布前世背过《三字经》,当然那也是很早的时候,后来随着成长和时间流逝渐渐淡忘了许多事情,但偏偏一次重生的经历,一次灵魂的融合,令他脑海记忆深处的某些东西一下子异常清晰起来,这其中就包括这《三字经》,恐怕即便是前世的他记忆最清晰的时候,也远达不到这样的程度,可以几乎将全片默诵下来。

    吕布也不清楚怎么回事,只能将其当做是重生的福利,而且对他来说某种程度上对于自吕布那儿继承过来的武力还要重要。

    ps:两更完成,第一天,支持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活埋大清朝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晋末长剑 寒门崛起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谍影:命令与征服 不是吧君子也防 红楼琏二爷 我的谍战岁月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大明烟火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嬉游花丛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儒道之天下霸主 大汉帝国风云录 大清要完 三国之暴君颜良 斗罗:我成了白月光 世子妃 藏在时光深处的你 星海王座 冰川天女传 遮天:从太阳之体开始 皇兄听我解释:朕真没想当皇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