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90章 狂喜的李广(第 1/2 页)

    “卫侍中且容我卖个关子,一个月之内自会有分晓!”李悠想拿出来的是高桥马鞍、马镫还有马蹄铁这三样能够极大提升骑兵战斗力的大杀器!

    马蹄铁由罗马人在公元前1世纪发明,而在中国的出现时期为隋唐到元代之间,而从元代开始,此器物开始普及应用。但在中原周边的蒙古人所在的北方草原以及回鹘人、羌人所在的西北戈壁等地带,蹄铁则早已被广泛使用,或许他们是从西方学来的手艺。

    如今汉人使用的马鞍形式极其简单,与其说是马鞍,不如说是鞍垫。这个鞍垫可以折叠,不用的时候折叠起来,用时把它展开放在马背的两侧。这种马鞍有三条带子将其固定,一条叫肚带,是从腹部来固定鞍子,再用带扣把它勒紧。另外两条,一条是胸带,也就是攀胸,是从前边胸前穿过然后把鞍子的两侧固定,主要的作用就是防止鞍子前后滑动;一条叫鞧带,是通过马的臀部,然后绕过马的臀部来把马的鞍子固定。这样,鞍子在马背上上下前后都比较固定,人坐在马背上更稳、更易于操作。

    但仍不能阻止马在剧烈运动时人在马背上前后滑动,骑手只有夹紧双腿才能保持平衡,时间长了自然十分疲劳,如果作战时要使用兵器,就显得更加困难了;到了汉朝的时候就是前后都有鞍桥,前鞍桥防止人向前滑动,后鞍桥防止人向后滑动,如此一来骑乘方便了许多,但仍然有许多不便。

    隋唐以后,鞍桥的形制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在前鞍桥高而直立,后鞍桥向下倾斜。这种经过调整后的鞍更符合人体的生理结构,不但增加了骑手的舒适度也方便了乘者上下;到了元代,马鞍技术发展成熟,并随着蒙古西征传到了欧洲。

    而马镫出现于东汉时期,最早仅为单镫,主要用于帮助骑乘者上马,西晋末年到东晋初年,单镫逐渐向双镫过渡,并与南北朝时期发展成熟。

    陈庆之身为南北朝著名骑兵将领,对马镫和高桥马鞍这两样东西并不陌生,由他来指导那些来自太仆和少监的工匠来制作完全没有问题;而马蹄铁就需要李悠根据自己后世在军网上看过的资料来指导那些工匠慢慢摸索调试了。

    一个月后,上林苑的某处马场之内,李悠和陈庆之正带着工匠们为这一批骏马指指点点;这时,徐延年从远处跑过来说道,“使君,未央宫卫尉李广已经到了庄园之外。”

    “哦,正好!我正要寻找一名擅长骑兵作战的将军来试试新马具究竟如何!”按说陈庆之也符合条件,奈何他不以武艺见长,现在李广来了倒是正好!“快请李将军来这边一趟!”

    稍倾,一阵马蹄声响,飞将军李广就到了马场之中,隔着老远就大声地喊着,“张大夫叫李某过来有何要事?”

    “呵呵!李将军来得正好!且来看看这套马具如何?”李广和卫青、公孙敖等人轮流值守庄园,并向他请教西域事务,这么多天他们已经混熟了,因此言语之间也没了那么多的客套,李悠直接将他带到马前。

    “这套马具倒是稀奇!”李广围着马转了两圈,还伸手扳了扳鞍桥,骑术精湛的他已经看出了几分门道,点头赞道,“有了这东西,坐在马上可稳当多了!”

    “李将军再看看!这套马具上的门道还多着呢!处处皆有妙用,若是我大汉骑兵都配上了这等马具,其战力将远超匈奴!”李悠也没直接说出高桥马鞍、马镫和马蹄铁的作用,而是让李广去猜测。

    -->>(第 1/2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割鹿记 别叫我恶魔 怪谈游戏设计师 苟成圣人,仙官召我养马 红色莫斯科 他比我懂宝可梦 重生都市仙帝 那就让她们献上忠诚吧! 元始法则 我在修仙界万古长青 退下,让朕来 寒门宰相 全职剑修 死灵法师 东晋北府一丘八 我对念能力超有兴趣 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 星空职业者 精灵,谁让他做道馆馆主的
最多阅读 凡人修仙传之一定要苟 女配没有求生欲 燎原 夫人,你马甲又掉了! 春日宴 宫廷生存纪事 我五行缺你 是心跳说谎 从前满 仙道第一小白脸 炮灰攻略 感化主角失败以后[穿书]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 媚公卿 主角是邢棒芳华夫人 百年好合 女将军和长公主 玫瑰白塔 公主,微臣要失礼了 我亲爱的法医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