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早朝上的蓝颜祸水(第 2/4 页)
时日一久,他们不仅丧失了影响朝政走向的话语权,还连自家那点金山银山都有些不够吃了。没办法,子孙越来越多,争气的几乎没有,败家的倒是一大堆,而功勋就那么点,别说吃完了,就连分配都有些不够分了。
不过勋贵王公自有勋贵王公的身份和面子,就算家道没落,他们之中的大部分人依然瞧不上那些寒门贵子,只想着跟同样的权贵国公攀上亲戚关系。
然而这位六十岁的老侯爷却另辟蹊径,他是瞅准了叶林的未来,一心想把这位货真价实的“乘龙”快婿收入自家门里。
假以时日,必定大赚特赚。
只是令老侯爷没想到的是,有同样心思的人,大有人在,只是他还未发现而已。
这才有了群贤毕至的早朝盛况。
叶林是第一次上朝,一路上走得顺风顺水,也没有想大家为何都积极给他让道,就那么一路来到了皇城的朱雀门。
李耳和其他官员的仆从一样,驾着马车去城墙下等候,由叶林独自一人步行进宫。
天未亮,宫门未开。
御道门前却泾渭分明地站着各自扎堆的文武百官,大多在交头接耳,讨论的话题自然是这两天最火的那三个消息了。
尤其是叶林的那首诗句,被广为传颂后,他已然成了大家竞相结识的对象。
但也不乏有些人既惊艳他的才华,又不得不嫉妒,因为弄不好自己的官职某一天就会被他取代。
叶林无视那些投来的或热络或提防的目光,驻足看了看,文官居左,武官居右,很好地体现了王朝文尊武卑的情况。
文官行列站在首位的是宰相晏成林,而武将行列站在首位的则是兵部尚书沈从文,接着就是其他官员按品级依此排列下来。
翰林院修撰,从六品,全场品级最低,叶林自然而然地站在文官行列的最末尾,低眉顺目,不露锋芒。
这就让有些想与他结识一下或者有心试探的人,碍于场合与官阶,一时之间不好主动屈尊前去开口了。
叶林悄悄松了口气,以为人生第一次早朝可以安安静静开始,却不想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阵本不该出现在宫门附近的嘈杂之声突然从远处传来,犹如一颗石子丢入了平静的湖面,掀起层层涟漪。
一些正在交头接耳的官员马上停止谈话,就连那些正在抓紧机会眯眼打盹的年迈官员也不得不睁眼望去。
只见御道尽头,出现了大量的年轻女子,各个穿红戴绿、风华正茂。
“叶林!”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