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灭绝大草原(第 3/4 页)
“不要让儒家的人来教导,我不想看见一个书呆子。”
“万一给我教了个只懂得长篇大论,圣贤之言的书呆子,那我到时候找谁哭去!”
方世玉的要求,看似简单,但真做起来,如何能让孩子在学习儒家文化的同时,还能保持自己的思想,而不是只会,只理解皮毛的圣贤言论的书呆子。
这就要看老朱头如何去把握了。
“嗯,这件事情,真答应你了。”
为君者,学会,懂得,善用帝王心术便可,需要文人的地方,有无数翰林士子,需要打仗的地方,有无数能征善战的大将军。
“放心吧,朕还没傻呢!”朱元璋面色平静,轻轻拍了拍方世玉的肩头。
方世玉躬身道:“那没什么其他的事情,我就先回去了。”跟老朱头在一起,真的是个危险的事情。
不小心,就被他带坑里了,这里外里,方世玉也是悲哀。
至于他们那一代人应该做什么,就已经不是方世玉应该考虑的问题了。
朱元璋道:“回去吧,记着让人去宣旨。别把正事忘了!”
出了乾清宫,方世玉直接将圣旨给了李传习,让他去传圣旨去了。
而方世玉,则是转身回了东宫,眼下时间还早,还能陪朱紫怡说会话,毕竟方世玉也是个顾家的男人。
更何况,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
东宫。
方世玉看着已经熄灯的屋子,暗叹一声道:“哎,都不欢迎我了?”
朱紫怡和庆慎因为有孕,早早睡下倒也正常,只是这徐妙锦和李婉,这么早熄灯,还是头一次。
方世玉哀叹一声,看了眼身边的小太监道:“去,到库房取壶酒过来。”
“诺!”
小太监麻利的去斟酒,过不多时,方世玉手里拿着一壶酒,端着小厨房做的菜,小太监连忙上前推开了马淑的房听到声音,马淑心中一喜,连忙起身,跟在她身边的宫娥笑着对方世玉福了福身子,贴着墙边走了出去。
心中狐疑,方世玉不禁回头望了一眼,开口道:“这个丫头我怎么没见过?新调过来的?”
“嗯,新调过来的。”马淑就坡下驴,上前从方世玉的手里接过饭菜,将酒壶放在桌子上,推着方世玉坐在桌子边
开口道:“殿下,您今天这是怎么了?去乾清宫之前,没见你这么闷闷不乐的啊。”
唉声叹息着,方世玉摇了摇头道:“算了,不说这个,知道夫人喜欢吃酒,这给夫人都准备好了。”
“今天晚上,夫人可要海量了。”方世玉亲自上手给马淑斟满酒,烛光下,方世玉还是第一次和马淑喝交杯酒。
新婚之夜,方世玉住在朱紫怡的屋子,说到最后,这东宫虽大,却似乎已经没有了独属于方世玉自己的屋子
推杯换盏,方世玉心中烦恼诸多,吃了一点东西,酒还未喝半壶,便昏昏沉沉的摇头晃脑。
“殿下?您这是怎么了?”马淑连忙上前扶了一下方世玉,赶忙开口询问道。
“最近烦心事太多了,就没一件事是能开心的,我好难呐!”方世玉一把抓住了马淑的手,贴在胸前道:“家里不和谐,朝廷不和谐,内宫不和谐,我也够废物的了。”
马淑看着方世玉吃醉酒的样子,心中深深的不忍,开口道:“殿下,妾身能帮你分担什么吗?”
“分担?唉,算了,有些事情啊,还是不知道的好,知道的多了,反而更伤心透顶,太子一病不起,整个朝廷都丢给我管。”
“现在我感觉,这宫里,不安全,忒不安全了。亲情,友情,在所有人的眼里,都抵不上那个椅子。”
“他们为了争夺那把椅子,做尽了丧良心的事情。”
方世玉目光涣散,摇摇欲坠的在马淑的搀扶下,躺在床榻上。
好奇心让马淑开口询问道:“殿下知道些什么?”
“哈哈,哈哈,我知道,我知道又能怎么样,只能看着他们,端着笑脸,恶心!”
清晨
第一缕阳光照进屋子时,突然间,马淑惊醒,捂着口鼻作呕,似乎腹中有什么东西,要反上口腔般。
方世玉睡意朦胧的睁开眼睛,看着马淑道:“怎么了?”
“咳~没什么,可能是昨晚吃酒吃多了,有点不舒服。”马淑轻声说着,方世玉转头看了一眼,起身道:“那一会让太医院的人来看看吧。”
说话间,门外的宫娥已经端着水盆,衣裳出现在屋子中
穿戴整齐,方世玉离开了屋子,正站在院子中,一名小太监腿脚麻利的出现在方世玉面前,躬身作揖道:“殿下。”
“嗯?怎么了?”
方世玉狐疑的打量着小太监。
“殿下,陛下今天查阅奏疏,非常生气,在乾清宫大发雷霆,要您滚去见驾。”小太监声音怯弱。
然而,这句话是朱元璋让他原封不动送过来,他却又不敢违背朱元璋的意愿。
“额????”
方世玉一脸懵逼的表情,看了眼小太监道:“老朱头在乾清宫?”
“正是!”小太监躬身,低头,不敢直视。
叹息一声,方世玉神色凝重,心中犹豫不决,老朱头这又是闹哪样,突然查阅奏疏,这是要检查他的工作成果?还是如何?
方世玉不假思索的赶到了乾清宫。
刚进乾清宫,就看见朱元璋板着脸,快要拧出水来了,对方世玉呵斥道:“这些奏疏,都是你批复的?”
指了指在朱元璋面前堆放了足足二十余本奏疏,老朱头似乎很是愤怒。
方世玉道:“是我批复的。”
詹事府送出去的奏疏,无论是不是方世玉的亲笔,他都是要看,查,检阅的。哪怕这些奏疏是景清他们批复的,也是经过他的同意首肯,给出的答复。
罪责怪在他身上,倒也没有冤枉。
“这上边写的什么?你知道吗?”朱元璋有些不信的看着方世玉,开口询问道。
在他的脑海中,方世玉是个天才是老天可怜他老朱家,送来的大明福星,可以让大明传承下去的福星。
只是,这些奏疏的答复,确实让朱元璋心中恼火。
思索片刻,方世玉道:“我一日博览奏疏千余,哪能事无巨细的全记下来,再说了,这奏疏长得都差不多。”
一天批复千余奏疏,大大小小事情无数,一个月下来就是三万要多,一年呢?根本就无法计数。
面对这奏疏的样子,款式,甚至是大小都有严格规定,方世玉又不会透视,能看穿一切。
“拿去看看,都是你干的好事!”朱元璋将手中的奏疏直接扔到了方世玉身上。怒气冲冲的样子,这还是方世玉穿越以来,第一次见到老朱头对自己发这么大的火气。
捡起地上的奏疏,翻开一瞧,方世玉愕然道:“昨天的?”
“昨天的怎么了?”朱元璋瞥了一眼,严厉质问道。
摇了摇头,方世玉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不过他倒是没有说明,把责任推到旁人身上,自然可以让他免了责罚。不过,做到了方世玉这个位置,就已经不能靠着推卸,来摆脱自己的责任,他领东宫兼六部,处理国政。这些事情自然是和他脱不开干系的。
“这些奏疏都是,千篇一律的狗屁话,穷酸腐儒,他们懂个什么?在南方夜夜笙歌,享受着天下太平。”
“他们怎么不去北方看看,游牧的凶残,狠毒,他们生活在大明的太平盛世下,一边吃着大明的饭,一面摔着大明的碗!”
朱元璋怒火滔天,厉声诘问叫骂着。
方世玉顿了顿道:“老朱头,边墙的话......”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