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一十九章 迁都跟打安南,先进行哪一项?(第 3/4 页)

    小日本得石见银山,很明显,就是一个来银子最快得地方!

    而且这个银矿,目前还没被发掘,要到十六世纪才会被发掘,发觉后,更是开采了四百多年,还没开采完!

    当之无愧得金山银山啊!

    朱元璋闻言,顿时嘴角抽搐了一下:“放开海禁不过就是一句话得事情,剿灭那些余孽也不过是手到擒来,但是这打仗可是要花银子的啊!”

    “你让水师去打仗,朝廷的国库怕是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开支啊!”

    方世玉翻了个白眼,缓缓说到:“打仗确实会花银子,但是咱们可以以战养战啊!海上的银子可不比陆地上少,咱大明的货物,只要运出去,一个来回,银子还不就大把大把的回来了?”

    “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西域的丝绸之路如今已经可以淘汰了,只有海上贸易,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啊。朝廷只要赚到钱了,百姓也就有福了啊!”

    方世玉倒是没有直接告诉朱元璋,日本岛有个银矿,在方世玉看来,开采银矿这事不着急,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自己都开启了大航海时代,这海上贸易不走起来,岂不是对不起自己之前的谋划了!

    “海上贸易,真的这么重要?”朱元璋也不由得好奇起来。

    “重要!非常重要!”方世玉一脸笃定到:“海上贸易,不仅可以让咱大明富得流油,还能跟异国进行文化跟科技上的交流。只有走出去,咱才能知道咱们强大在什么地方,才能知道外邦弱在什么地方。”

    “咱华夏被鞑子统治了九十余年,这九十余年,咱华夏可算是直接断层了啊!不仅断层了,简直就是倒退啊!如今咱大明,至今还深受负面影响。”

    方世玉很想拿朱元璋继承了殉葬制度来举例子,可看了一眼,这里只有他们两个人,只要说出口,怕是老朱头的脚又要跟他的屁股来个亲密接触了。

    不过,作为中华文明的再造者,史上最爱民最惜民的好皇帝。朱元璋继承殉葬制度,倒是也情有可原。

    对,就是继承。

    明朝的前身是元朝,虽说元朝只存在了98年,但以古代的平均年龄计算,这98年足够传承四代以上。因此,朱元璋生活的年代必然是深受元朝制度的影响,而元朝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以活人殉葬是实打实的。

    比如《成吉思汗列传》记载:“诸将负成吉思汗柩归蒙古,秘其丧,在道,遇人尽杀之杀40名贵族美女及大汗之骏马以为殉”

    《元史·本纪》记载:“顺德马奔妻胡闰奴、真定民妻周氏、冀宁民妻魏益红以夫死自缢殉葬,并旌其门。宁和众县何千妻柏都赛儿,夫亡以身殉葬,旌其门。”

    由此可见,元朝的殉葬制度确实是非常发达。因而,朱元璋作为元朝的遗属民,继承它的(殉葬)制度也是很正常的。插一句,虽说汉朝以后官方上没有了人殉,但背地里真不少。

    朱元璋后期,倾尽全力所培养的太子朱标先他一步逝世,因而朱元璋只能按照祖制,也就是将皇位传给年仅15岁的嫡长子次孙,朱允炆。众所周知,朱元璋精通权谋,所以必然知道外戚干政的道理。再加上当时的朱允炆年仅15岁,一旦他撒手人寰,那时的朱允炆万一被后宫中的其他妃嫔所影响,那岂不是让天下人耻笑。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明朝之前类似的事情屡见不鲜,如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所以诛杀钩弋夫人。南北朝期间北魏规定,凡太子新立,其母必须当即赐死。

    由此可见,朱元璋将后宫大部分妃嫔殉葬,不说百分之百,但起码是有百分之二十的可能,是担心“子幼母壮”从而发生外戚干政。这里其实还有一种可能,万一朱允炆继位后跟唐高宗李治一样,对先帝的后宫嫔妃感兴趣,那不是非常尴尬嘛。

    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借用一句流行语,开局一个碗,江山全靠捡。朱元璋小时候因为家里贫穷而不得不替人放牛,但尽管如此,他的父母和几个兄弟依然被饿死在家中,就连他自己也是沦落到皇觉寺出家。后面若非几个兄弟拉他入伙,那朱元璋还不知道在哪流浪呢(皇觉寺将他赶了出去,理由是粮食不够)。

    所以,朱元璋在当上皇帝后,非常注重民间百姓的生活质量,这也是他对开国功臣和各级官员大开杀戒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朱元璋虽然是皇帝,但骨子里依然是一个突然富裕了的普通百姓,所以他必然有很强的控制欲和占有欲。而这两个欲望必然会影响他的决定,即不能只有活着的时候才能享受,哪怕是死了,也得享受(皇帝待遇)。而且朱元璋前半生经历了太多的生离死别,而生离死别带来的就是无穷无尽的孤独,而解决孤独的唯一方法,就是让那些跟自己亲近的人永生永世的跟着自己。

    朱元璋为了革除元朝带来的奴性枷锁,便提倡恢复宋制,而宋朝的制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即“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个在当时来说就是个贞节牌坊,即民间百姓与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皇权与自家声望,便逼迫女子必须为丈夫以死守身的邪恶思想。

    其实从明朝开始上面那句话就被恶意的曲解了,因为这句话的本来意思是,如果妻子要为丈夫守节,那丈夫也得为妻子守节(而且这句话其实很广义,有时候也可以用来形容不屈的精神)!

    所以,作为皇帝的朱元璋,尤其是将朱熹作为自己半个偶像时,那么为了保证后宫嫔妃对自己的贞洁,也为了保证自己是一个严格遵守礼教的统治者,让他们为自己殉葬也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

    最后的最后,明朝时期凡是被殉葬的嫔妃或宫女都被称为朝天女。而成为朝天女后除了自己能获得追封和表彰外,家属也能获得更好的补助。实物奖励先不说,起码一个世袭的锦衣卫千户或百户是跑不了的。

    所以,有些时候那些殉葬的宫女或嫔妃并不一定是被皇室逼迫的,也有可能是自愿的或被家人逼迫的。毕竟南宋以后女子的地位确实不高,也极易被家庭环境所影响,哪怕是让他们去做无辜的牺牲。

    方世玉一直打算废掉这个残忍的制度,显然,现在还不是时候,或许等朱老四登基后,大概就可以了。

    你把活人带到底下去陪你,这特么的不是乱杀无辜吗?

    朱元璋似乎察觉到方世玉的想法,白了他一眼说到:“不要以为你不说话,朕就不知道你个小王八蛋心里在想什么,无非就是诟病朕继承了元朝的殉葬制度罢了。”

    方世玉讪讪的笑了笑,算是默认了,这老朱头,莫非会读心术不成?

    “殉葬制度倒不是不能废除,只是眼下还有一个更加紧急的事情,朕想听听你小子的意见。”

    “陛下开明!陛下圣明!陛下真乃千万古一帝!陛下请讲!”方世玉那是打心眼里夸朱元璋,原以为要等朱老四登基才能废除,但朱元璋自己竟然就愿意废除了。

    俺方世玉的一小步,那就是华夏汉人的一大步啊!

    “那就是迁都的事情,当年朕便问过你了,这大明疆域辽阔,但可定都的地方,却是屈指可数。找你的意思,能定都的地方,也就三处!如今的应天府,关中的洛阳城,以及前朝的元大都!”

    “你去海外这些年,朕曾派标儿去往各地巡视,寻找合适的迁都地址。然而标儿带回来的答案却是,洛阳虽为九朝古都,但关中地区连年战乱,如今早已残败不堪,民众甚少,良田荒废,土地也不如江南肥沃。”

    “当然了,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一旦迁都洛阳,就意味着要无法有效的进行海上贸易。你那本《精兵如如何练成的》,标儿可也是忠实读者啊!”

    “所以海上贸易这四个字,无论是朕还是标儿,都记在了心上。既然要迁都,那就必须适合进行海上贸易的地方。物资的调动,也必须方便,因此是仍旧留在应天府,还是迁都北平,你意下如何?”

    实际上朱元璋早就有了自己的想法,若是朱标没出事,朱元璋早就准备迁都了,只是如今朱标出了事,方世玉要是没回来,这件事估计就此搁浅了。

    朱元璋此时年事已高,也就懒得再折腾了。

    若是没有方世玉这个大明福星,大明的定海神针存在,朱元璋在朱标出事后,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他的死亡名单里,早就写满了各种功臣,一切都是为了朱允炆能够顺利登基,再搞迁都,大明定会动荡不安。

    至少,方世玉认识的那些大明大佬,估计一个都跑不了,全都得被老朱头给砍了。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晋末长剑 活埋大清朝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秘密部队之龙焱 晋末长剑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星海王座 大清要完 撩神[快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办公室潜规则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世子妃 全唐诗 佣兵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