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景隆废物出事(第 2/4 页)

    “各地分散,我只是怕,中央军一动,漠北的鞑靼,瓦刺,闻风南下,漠南七卫就会成为被一个个拔掉的钉子。”

    “江南的粮价虽然稳定,但还持续在十九贯到二十八贯之间,京仓粮食只能勉强应付到北疆明年的秋收。”

    右手握拳,低着脑门,方世玉沉思片刻,开口说道:“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粮食的问题!”

    出兵不容易,中央军在编只有二十八万人,去张掖城十万,虽然可能会让鞑靼有机会南侵,但也不会让鞑靼有机会进入边城。

    只是一种危险讯号罢了。

    而真正困扰大明的,还是粮食问题。

    夏元吉道:“解决粮食问题,还是应该从商户入手,只是朝廷财政有限,赣江的洪涝,南方今年几乎绝收。”

    “朝廷财政极为困难,除非超发宝钞!”夏元吉说罢,复又摇头道:“一但超发宝钞,宝钞又要不值钱了。”

    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坐了七八年,夏元吉对方世玉恢复宝钞的目的,还是清楚的,而宝钞的存在,也确实极大的促进了大明的商业发展。

    采买贸易。

    抿了抿唇,方世玉突然笑道:“铁炫,张掖还能坚持多长时间?”

    “军报上说,东察哈台没有大型攻城器械,只是围困的话,张掖的存粮许多,足够供应二十余日不绝粮,若是省着点用,应该可以坚持四十天的时间!”

    “四十天的时间,不少了。先从京仓调拨一千万石粮食,在大军前边先向甘地去。我在想想,要派谁领军去张掖。”

    方世玉一时犯了老大难,张掖的事情,必须尽快解决,但问题是现在,朝廷虽然缺粮,但也不至于让将士饿肚子打仗。

    只是接下来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

    可七军都督府那么多人,让谁去,却也真的是一件难题。

    夏元吉犹豫片刻,还未等他说话,七军都督府大都督蓝玉横冲直撞的进了养心殿道:“殿下,殿下!”

    “怎么了?你也听说了?”方世玉看了眼蓝玉道。

    蓝玉愣了愣,看着夏元吉和铁炫,这才回过神来道:“殿下已经知道了?”

    “嗯,我已经让卫宏才去找人了,等会去武英殿,选将出征,东察哈台入寇,必须尽快解决,不然的话,会殃及周边诸国和草原部落。”

    “拖得时间久了,事情反倒不好办。”方世玉面色平静东察哈台只是一个导火索,大明的粮食减产,出口的粮食就少了,乃至于今年的出口粮食,不足七百万石。

    能够养活多少人的?

    大明的周边,粮食出口给朝鲜,瓦剌,兀良哈,东察哈台,鞑靼,其中朝鲜就拿走了四百万石粮食。

    瓦剌有一百三十万石。

    良哈有一百三十万石。

    鞑靼和东察哈台,两个大明周边最大的势力,分到的粮食却是最少的额度。

    往年风调雨顺,朝廷会加大一点出口额,既能推行宝钞在关外使用,还可以稳定一下周边势力,给大明更多的发育时间。

    赣江一次洪涝,这一切的计划,都随之破碎。轰然倒塌。

    一切都要推倒重来了。

    蓝玉迷惑的看了眼方世玉道;“殿下,东察哈台造反了。”

    夏元吉,铁炫,乃至方世玉,三人直接从思考东察哈台入寇的事情中回过神来,目光狐疑的看着蓝玉。

    夏元吉道:“大都督的意思是??”

    “哔了狗了,这帮丘八是商量好的。瓦剌首领马哈木求援,兀良哈也来求援,说是鞑靼部在强攻他们,要求他们投降献城!”

    此言一出,方世玉和夏元吉铁炫三人,大眼瞪小眼的看着对方,夏元吉道:“大都督的情报,准确吗?”

    “那还能有假,兀良哈三卫和瓦剌部马哈木的书信就在这里了!”蓝玉从怀里取出了两封书信。

    这一次方世玉没有当军报那般置之不理,翻开正瞧着呢。

    好事不怕乱,戚伟亦是在外边高喊着:“八百里军情,闲杂人等,延误军机者,就地正法!”

    “让开,让开!”戚伟发了疯似的冲进了养心殿道:“殿下,你们都在这里??”

    吞了吞口水,戚伟一脸尴尬的说道,

    方世玉道:“军情的事情,就不用瞒着了,直接说吧、看看你说的和两位尚书,大都督说的,能不能对上!”

    戚伟道:“殿下,微臣刚刚接到瓦剌部密信,锦衣卫千户密报,太始五年七月二十三,马哈木见了鞑靼的使者,大意是要联合南侵。”

    “兀良哈也参与其中。”

    戚伟大口大口的喘气道。

    哈哈,哈哈!”方世玉突然狂笑。整个养心殿,都回荡着方世玉的笑声!

    蓝玉道:“这事情反倒不好办了呢。”

    目光凝重,兀良哈三卫是在东北和蒙古草原的交接地。

    瓦剌临近漠南草原,在东北角。

    鞑靼的势力遍布整个漠北草原,他们会从哪里南下,没有人能预测。

    而东察哈台还在强攻大明的张掖。

    “去他娘希匹的,稳不住了!”方世玉直接将兀良哈和瓦刺部的求援信扔了出去。

    蓝玉一双眼睛盯着被扔在地上的两封信,脑海中不知思索着什么。

    方世玉道:“北方诸部联合南侵,西边的东察哈台,大举入侵,江南粮绝,我日他娘娘唷。”

    “这些人真会挑时间!”方世玉深吸冷气,谁说古人都是傻子的,趁你病要你命的道理,怕是他们玩的比谁都好。

    落井下石才是丛林法则的基本。

    “殿下,为今之计,就要看殿下想要那边了,如果要东察哈台的西域六国,朝廷就要放弃漠南草原,若是要漠南草原,势必要放弃甘地。”

    “至于辽东,有盛庸守着,兀良哈三卫讨不到什么便宜。”铁炫直言道。这个时候,确实是取舍的时候了。

    要西北还是要草原。

    至于辽东,哪里有盛庸坐守,盛庸的能力,方世玉还是有信心的,这个人没有太大的野心,也不想着什么开疆拓土,在他的认知里,大明已经超级大了,北方未开化的地全特么野人,又寒冷异常。

    最主要的是,盛庸知道自己不善攻,将建州卫,辽阳城,修的铁桶一般,占据山川地利之势,只要盛庸不出城野战。

    虽然良哈三卫七万人兵员叛乱,但大明在辽东除了良哈三卫外,还有近十万大军,十万人守两座城,七万没有攻城器械的蒙古骑兵。

    他们想要从辽东入寇关内,辽河他们都跨不过去。

    更甭提朝廷在辽河外设置的辽锦地区着重开发的防御工事,辽锦之后还有山海关三万地方军固守,东连沧海,西抵大山,直接将辽西走廊给封上了。

    历史上吴三桂不开山海关,撑死多尔衮他也只能在辽东牧马,最牛逼的时候,皇太极入寇关内,殃及直隶,山东带,抢了就跑。

    那还是皇太极征服了林丹汗部落,借道蒙古从北疆入关的。

    山海关真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下第一雄关,没有飞机的时代,想靠人力攻克山海关,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嗯,盛庸的能力毋庸置疑,我还是相信他可以守住辽河沿线的。兀良哈三卫的威胁并不大,至于。。。”

    “丘八,死丘八。”蓝玉一声斥责叫骂,直接打断了方世玉的话。

    众人目光戚戚的看着蓝玉,方世玉吞了口气道:“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死丘八,死丘八!”蓝玉似如发了疯一般,在方世玉扔掉的信件上疯狂踩着。

    方世玉,夏元吉,铁炫,戚伟,皆是迷惑不解的看着蓝玉

    “你有什么要说的,直说就是了。”方世玉眉头紧皱,这蓝玉又发什么疯呢。

    蓝玉道:“只怕这个时候,辽河已经丢了。”

    “什么???”

    夏元吉和铁炫异口同声的喊道。

    “朝廷在辽东每年军费开支超过两万万贯宝钞,这还是不计算军粮消耗的硬性支出,供养的十万大军。”

    “辽河防线的布置,梁国公可是也参与其中的,也是你手指导的固若金汤之城,盛庸又不是不会守城,怎么可能丢了?大都督还是不要危言耸听了!”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晋末长剑 活埋大清朝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我的谍战岁月 不是吧君子也防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秘密部队之龙焱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星海王座 撩神[快穿] 大清要完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办公室潜规则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汉帝国风云录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佣兵1929 明末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