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四十六章 横推非洲(第 2/4 页)

    “一五计划已经过去,二五计划,诸卿同心协力,务必争取成果出来,让天下的万万黎庶,知道朝廷是为了更好的发展,以民为本,而不是为了某些人的政绩,升官!”

    方世玉刚要散朝离开,突然间,郑赐开口道:“殿下且慢!”

    “嗯?怎么了?”方世玉狐疑的看着郑赐道。

    郑赐吞了吞口水道:“在泰安西郊,已经寻到了一处,极其适合作为陵寝之地,三面环山,一面靠河,山清水秀之宝地,殿下如今已执政五年了,所以......”

    郑赐躬身道。

    皇帝的陵寝,那肯定是要早早修的,越早越好,不然的话,到时候手忙脚乱的,忙不过来。虽然方世玉不是皇帝,但早已胜似皇帝了。

    方世玉摇了摇头道:“我朝帝王,陵寝均选钟山,我亡后,亦葬钟山,永世陪伴太祖于地下。陵寝的话,在孝陵附近选址吧!”

    对于给活人修陵寝,如果是穿越之前,方世玉或许还会感觉晦气,但现在已经完全抛弃了这种想法。

    朱元璋的陵寝,从洪武十四年开始动工,最多时,用工人数达十二万民夫,次年马皇后葬入其中。

    直至太始四年,朱元璋葬入孝陵时,除了封闭陵寝入口外,整个陵寝依然没有修完,而现在用工的民夫,一直保持在七万左右。

    按照进度,至少要修到太始十四年,乃至十五年。

    可见,朱元璋的陵寝从选址,到图纸,宏达的规模,丝毫不比任何历代君主要差,不过好在大明如今国力空前,孝陵的修建支出,并不是不能支撑。

    朱元璋的陵寝要修近三十年,方世玉的陵寝,怎么还不得修十余年的工夫,早点修,早得利!

    毕竟可以提供数万的就业岗位。

    “钟山......”陈迪迟疑道:“殿下,从泰安到钟山,会不会太远了些?”

    方世玉面色平缓,直言道:“尸体臭了,也要埋钟山去,修吧,在钟山修,离太祖皇帝的陵寝近一点就好!”

    方世玉摇了摇头,他是认准了,大明皇帝的陵寝,一定要修在钟山,都城迁了,却把老朱头一个人留在钟山,这也太可怜了。

    回想一下,朱棣把陵寝修在北京,没有修在钟山,根本原因,应该就是钟山葬着朱元璋和朱标两个,他不敢过去睡觉。

    而方世玉对这些,自然没有半点担忧,更何况,若是他把陵寝修在了北京,那后世之君就不会在把陵寝修在钟山南京了。

    如今本就是朱标太子系当家,怎么能让自己的老祖宗孤苦伶仃的在钟山待着。

    陈迪叹息道:“微臣遵旨!”

    皇帝想葬在那,还真不是臣子能决定的,更何况,大明朝的皇室陵寝,朱元璋就定在了钟山。

    “散朝吧。”沉哼一声,方世玉丢下一句话,转身离开了奉天殿,一路向着景阳宫走去。

    广州卫,广州港

    大明开海之后,第一批开设的海港,所有从海外来的船只,都要先经过广州港市舶司进行缴纳税款,获得广州衙门的缴税证明后,才可继续北上,若是大明境内商贾,可以直接卸货,或是前往长江等其他沿海地区卸货。

    但唯独今天来的人,比较奇怪,非常奇怪。

    广州港的码头,自从太始二年,定点开放了广州港,泉州港,直沽口后,整个广州港,日益繁盛。

    海外藩王为了获得利润,建造船只,战舰,除了围剿海上的盗寇外,最大的原因还是要和中央朝廷进行贸易。

    忙碌的码头上,一名工人喊道:“哇,好多船啊,大半年都没见过这么多船了!”

    “是啊,这要多少货物啊,一会说不定有活干了!”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些广州卫的民夫们,在广州港承接着装卸工作,来往船只的货物装船,卸船,都要招募民工。

    这也极大的刺激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每年朝廷从广州装卸货物,直接给当地百姓提供了十数万就业岗位。

    这里临近大海,又是朝廷重点发展的港口城市,自然而然有着得天独厚的政策优惠,扶持。

    当地的百姓,对于海船舰队,早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毕竟这些年来,朝廷的海军水师舰队,已经庞大到遮天蔽日,能覆盖整个海面的地步。

    望着驶向广州港的船只舰队,一名工人说道:“你说这么大的船队,他要装多少货物啊。”

    “谁知道呢,反正少了四十五贯宝钞,这活指定不干,朝廷还给四十贯宝钞一天呢!”一名工友回答道。

    “这要是都在广州卸货多好,至少能卸半个月,就能给家里丫头添件新衣裳,到时候也好风风光光的出嫁了!”

    “等着吧,马上就靠岸啊!”

    “哎,你看,这上边怎么打着我们大明的旗号?”突然间,一个眼尖的工人,指着船队的旗帜开口喊道。

    “大明闽王?”

    “谁是闽王啊?怎么没听说过!”

    “靠,闽王不是太祖皇帝的四子,以前的燕王嘛!”

    “他不是封在海外了嘛,怎么又回来了?”

    “不会是回来打仗的吧!”

    “太祖皇帝亡故,这些藩王都没能返还,为人子不能灵前尽孝,也是难了!”

    “可别打仗啊,要是打起来了,我们就遭殃了!”

    群工人站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所有人都不

    想打仗,一旦打起来了,他们辛辛苦苦经营的小家,就要被战火摧毁了。

    更何况,大明朝廷的信誉还是非常好的。

    过不多时,船队靠岸,然而从船队上下来的人,却不是朱棣,而是朱高煦,跟在朱高煦的身后,有三百多名护卫。

    在港口上,望着一众表情呆滞的劳工们,朱高煦闷哼一声道:“少见多怪!”

    “你们这里当官的呐,让他来见我!”朱高煦大喊一声。

    有大型船队靠岸,这事情自然早早的传到了广州市舶司的主官耳中,时任市舶司主官的原江宁县县令万关,急促的赶了过来。

    跟在他身旁的,就是他的好搭档,差点拖死他的赵琛。

    二人来到港口码头,见到数以百计的船只,心中狐疑道:“打着大明天朝的旗号,你们是什么人?”

    “狗官,睁大眼睛看清楚了,认识这个字不?”朱高煦指着旗舰上,那个比明字大旗要矮了十厘米左右的旗帜,开口质问道。

    万关擦了擦眼睛,看着那个闽字,开口道:“闽王?燕王?你是闽王的使者?”万关哪里见过朱高煦,狐疑的询问道

    “我是闽王的世子,小爷名叫朱高煦,是天雷王殿下的徒孙,这次本世子是奉了闽王的命令,带领船只货物,来中央朝廷进贡贸易的!”

    “这里是广州卫吧,你快通知朝廷,就说闽王世子朱高煦在广州登陆,要求进京朝贡,让朝廷早点回信。”

    朱高煦心气极高,他乘风破浪,在蓝玉走后半年的时间,就带领船队出海,一路向着大明的方向走。

    只是他的船队比之朝廷的船只,差的太多了,在路上没少折腾,好不容易才到了大明。却是在时间上,慢了蓝玉年多。

    万关闻言,躬身道:“闽王世子,失敬失敬。只是世子殿下,为何要在广州港停靠,广州港不接受外邦及藩王的货物停靠,世子还是沿岸北上,到直沽口停靠吧!”

    “而且从直沽口通知京师,也会方便许多。不然的话,这一来一回,耽误世子的时间不说,世子的货物总不能卸在广州吧。”

    万关面色平静朝廷严禁海外邦国在除直沽口外任何港口登陆卸货,缴税。

    南方的港口,只是给民间海上开放的,直沽口才是官方的唯一通道。

    也是其他海外邦国及藩王国对大明缴税朝贡的唯一通道。

    “淡水不够了,本世子需要补充淡水,行个方便吧!”朱高煦对于大明的变化,一无所知,毕竟他都出海五年多了如今返还,大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都收官了。

    第二个五年计划顺利启动。

    万关笑了笑道:“淡水的话,当然可以,不过世子要付钱,不然的话,这些工人怕是不愿意给世子殿下干活!”

    既然是靠近海港,自然是有淡水售卖的,这叫营销,强制营销,所有出海商船,都需要大量的淡水资源。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晋末长剑 活埋大清朝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现代留过学 不是吧君子也防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万历明君 北齐怪谈 秘密部队之龙焱 晋末长剑 沉溺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星海王座 大清要完 撩神[快穿]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办公室潜规则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不是吧君子也防 世子妃 全唐诗 佣兵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