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二十二章 蒸汽机雏形(第 2/4 页)

    王昌建躬身拜服道。

    方世玉顿了顿,望着王昌建道:“如果按照你现在的方法,确定这个蒸汽能运转起来?”

    “自是可以运转起来,只不过对水的消耗,就太高了些,而且会浪费非常多,所以微臣不建议此法。”

    王昌建躬身道。

    “从应天到海边,要多远的距离?”方世玉直言道。

    “应天府最近的海口应该是扬州府治下的海安县了,大概有五百里的路。”王昌建道。

    方世玉顿了顿,迟疑道:“这么远啊,那运输还不麻烦死。。”

    “你想用海水来沸腾,从而获得蒸汽?”朱元璋瞄了一眼方世玉道。

    “陛下见多识广,我这点墨水,铁定是逃不过您的眼睛,只是海口太远了。”

    心中盘算着,王昌建道:“殿下,或许可有把这个机器放在海边建设制造局,从而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水,来获取蒸汽。”

    王昌建听到用海水获得蒸汽,亦是心中认同,这样的话非但可有得到机床需要的蒸汽动力,还能获得可以提纯的粗盐铁等,这些都是朝廷管控物件,哪怕是要饭的在里边分一杯羹,也会瞬间成为巨富。

    世代经商的王昌建,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高昂利润认。

    方世玉道:“苏州不错,这样吧,开春之后,你去苏州选址,在那边搭建一个火器制造局苏州分部。”

    “暂时先在那边取水用来烧出蒸汽,一点点改进你的设备,等这个东西能完全发挥出所有蒸汽的力量,在考虑在内地建厂吧。”

    方世玉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他真的不知道,老朱头这几年在大明内地,都搞了什么事情,竟然连蒸汽机都给逼出来了。

    而方世玉的言论,却遭到了朱元璋的严厉反驳道:“苏州不行,既是要建火器制造局分部,那肯定是要投入不少的钱,还要在当地招募民工运送物资,海水。”

    “这么好的事情,怎么能让苏州的人得了去。建分厂扩大火器制造局的经营没问题,除了苏州!”

    “洪武这个年号没到头,苏州,哼。”朱元璋闷哼一声,脑海中想起当年他攻打张士诚的时候。整个苏州的百姓都站在张士诚一边,让老朱吃尽了苦头,虽然最后还是胜利了,但苏州又有多少人追随张士诚残补逃离内地,在海上成了倭寇。

    史料说的也很明确,在洪武年间,苏州的各项赋税,都是最重的,苛捐杂税也不为过。

    或许也是老朱头报复苏州当年帮助张士诚的方法。毕竟他没有屠城。

    方世玉叹息一声,看着气冲冲走出屋子的朱元璋,这才对一旁的王昌建说道:“顺了他的意,先去其他地方选址吧,苏州会好起来的!”

    方世玉拍了拍王昌建的肩膀,迈步追上了朱元璋。

    应天府中,许多商人都是十多年间,受不了朝廷对苏州的重税,举家搬迁来到了应天府。

    在这期间,王昌建一家遇见了方世玉,并且投入了巨额财富,只希望方世玉能有办法让苏州好起来。

    奈何,今天还是方世玉的第一次,无意间的试探,却让老朱头如此大动肝火,诚如其言,他死之前,苏州的事情是解决不了了。

    不过王昌建看着朱家爷孙的背影,他并没有半点不甘心,反倒对自己的家乡未来,充满了信心。

    方世玉答应过他们这些来自苏州的富商,洪武年过去,一视同仁,前人的事情,一笔勾销。

    王昌建虽不通政治,但经商世家,又有几个是傻子,他也能看出来,朱元璋只是在维护自己的那最后的一点倔强。

    方世玉和苏州富商的交流,朱元璋会不知道?

    方世玉答应那些富商的事情,朱元璋会不知道?

    他都知道。

    但他也知道,这个恶人,既然自己已经做了,那就做到底,做绝了,等自己驾崩的时候,新人继承者一视同仁,便可以收获到整个苏州的百姓,富商,才子的拥护爱戴。

    这,或许也是一种政权交替的手段吧。

    如同蓝玉一般,堂堂梁国公,此时大明硕果仅存的几个老将,能征善战,却憋在家里,郁郁不得志,似乎真的如同那般,朱元璋死之前,蓝玉是不可能复出得到半点重用了。

    追上朱元璋的脚步,二人走在街道上,朱元璋开口道:“苏州的事情,已经二十多年了,一代人已经过去,等老子离世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告诉标儿免除苏州的苛捐杂税。”

    “让那里的百姓,也获得休养的时间。有苏州的百姓作为支撑,南方的大量土人,百姓,富商,都会推崇标儿的新政。”

    “到时候,你再朝廷想改革弊政,南方的进展也会事半功倍。”

    听着朱元璋说这话,方世玉叹息道:“老朱头,苏州真的那么十恶不赦吗,二十多年了。”

    “原本是留给标儿的,只是如今标儿病床不起,生死未卜,奄奄一息,现在只能先交给你了,南方繁华,这里的人重视利益,所以商业发展迅猛。”

    “但你也要永远记住你自己在《精兵是如何练成的》里写的,永远不准资本进入朝廷,如果大明朝廷被资本左右,大明就离亡国不远了!”

    朱元璋轻声叹息着,他一点办法没有,哪怕他把士农工商定的那么死,最终大明还是因为资本进入了朝堂,左右朝廷决策,抵制朝廷收税,从而使得大明国祚就此结束。

    甚至在明后期,这已经形成了产业链,原史上朱元璋定的户籍制度,规定富商子弟不能科举。

    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江南的富商们投资那些可以考功名的读书人,只要有一个当了大官,他们就能得到许多利益。

    投入和收益,暴利都不敢如此形容。

    而最后,这些江南富商们供养出来的大明官老爷们,回馈给富商们的就是,崇祯十年以后,江南的茶税几百两银子。

    这不是笑话,又是什么??

    所以,昔日强大的米国,被赶下了辽东半岛(政治,后勤等诸多原因,没能收复朝鲜全境,其实是把十七个堂口给赶到半岛的最南边了)。

    不得不承认的是,兔子意志够强,但资本主导的国家,看重的只是利益,利益。你相信资本会给普通百姓带来民主人权吗??

    华夏,从古至今,都是社会主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承,资本萌芽,对于华夏而言,绝不是一件好事!

    皇帝要救灾,资本说没钱。

    结果就是,底层百姓,自生自灭,何谈人权?

    “我记住了!”

    方世玉躬身作揖,让资本左右大明的朝堂?

    按照方世玉的意思,宁肯君主立宪把政权放给国子监培养出来的高等政治人才,也不可能把政权放给资本。

    资本在大明,喝点汤就够了,想吃肉?做梦去吧。

    方世玉原本想问问如果朱标起不来了,谁来继位这个问题,但显然朱元璋正在气头上,现在不是时候。那自己这个异姓王,就只能先累着了。反正大家都知道,老朱家的皇位,他不感兴趣。他的目标,不是大明,而是星辰大海,是九州之外。

    “荀子哀公,书上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万事万物,以民为本,只要能得到百姓的拥护,乡绅,富户,只是粘板鱼肉,随意宰杀。”

    “但若是为了得到富商,士绅的支持,而舍本逐末,加重百姓负担,这些富商和土绅就会调转枪头,支持其他人。”

    “百姓则不然,吃饱饭足以!”

    “赵宋羸弱,神州陆沉,你要切忌,莫说皇帝士大夫共天下,同士大夫,反倒不如同百姓共天下!”

    “你能记住吗?”

    朱元璋语气沉重,六十七岁的他,真的已经是半截身子埋进土里了。

    “老朱头你过分了,你拿着我写的东西,来教育我,那不是......”方世玉尴尬的笑了笑。

    《精兵是如何练成的》是他综合后世的见解和自小生活在红旗下的理念,按照大明的发展,当代社会结合下,历时两年多写下来的三册。

    全篇也只有三万多字,但每一个字都极为重要,缺之不得。

    在穿越道大明的时候,方世玉就已经在给未来五百年的大明设定自己认为对的发展方向。

    反倒自己离开应天几年,老朱头用他的东西,来教导他。

    朱元璋轻叹一声道:“前边就是寺庙了,走吧,进去烧根香!”

    “老朱头,我倒是认为,和尚秃驴,不事生产,佛又未取,香火都进了和尚手中,如果可以的话,我觉得应当将其取缔。所谓乱世看道,盛世看佛,这帮和尚也着实不是个东西!”

    方世玉站在大雄宝殿外边,当着一众僧人的面,说出这么一番话。

    如果不是他们身后自从出城就跟着千多名锦衣卫,将整个寺庙团团包围起来,就方世玉这句话,怕是离不了要打一仗了。

    朱元璋摸了摸方世玉的头,笑着道:“小子啊,你还年轻,和尚确实不事生产,但宗教的存在,也并非没有意义。”

    深吸一口冷气,方世玉道:“天下寺庙何其多,就算不取缔,寺庙也要收重税,十税七,都不过分。”

    对于和尚,真不是方世玉怎么想,实乃是大明的发展,靠的是数千万百姓,大明的经济靠的是各地富商。

    而大明的国家安宁,靠的是边疆将土,大军守护。

    百姓吃饱饭,那是勤恳耕种。

    大明的建设,谁都不可或缺,唯独和尚,寺庙,他们的存在,没有为大明的发展做出半点贡献,一个个脑满肠肥,满嘴流油。

    不只是大明,便是后世,和尚也都是一群坑蒙拐骗之徒!

    看着这群沙弥,方世玉心中牙根痒痒,开口道:“蒋讞!”

    蒋讞听到方世玉的声音,是想上前,又不敢上前,不上前又怕日后方世玉穿小鞋,上前便是僭越。

    朱元璋点了点头,蒋讞这才上前一步,躬身道:“属下在!”

    “立一块石碑在寺庙外,就写:家中高堂现世佛,何必千里拜佛祖!”

    方世玉从没有来过寺庙,今天来到这里,确实是感慨良多。

    朱元璋没有拒绝方世玉的意思,蒋讞自然欣然的按照方世玉的意思去办,转身离开。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晋末长剑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大清要完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我的谍战岁月 不是吧君子也防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秘密部队之龙焱 希腊神话 机战之无限边境 星海王座 撩神[快穿] 大清要完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办公室潜规则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汉帝国风云录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佣兵1929 明末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