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百二十七章 欧阳伦作死(第 1/4 页)

    方世玉进了书房,看着已经送到的奏疏,面色凝重道:“还好特么没和她们吃饭,不然今天根本忙不完了!”

    一边咬着馍馍,方世玉一边扑身进入奏疏堆里。

    随着方世玉处理过的政务越来越多,毛笔书写的越发顺手,对于许多事情的见解也已经不用太多思考。

    熟能生巧,信手捏来。

    从辰时一直忙到了酉时,方世玉堪堪将两天的奏疏全部批复好,扭动着脖子,伸了个懒腰。

    哎,又要朝会了,这一天真的是忙不完的忙!

    幽声叹息着,方世玉刚走出书房,朱紫怡瞧着方世玉道:“殿下都忙完了?”

    “你还能起来啊,我还以为你能睡到明天的卯时呢!”方世玉笑了笑,正常卯时起床,吃吃唱唱,去书房处理政务。

    不用西时就能处理完堆积的政务,然后歇一会准备开日常会议,这都形成定制了。

    “那还不是殿下,算了,不说了。乾清宫那边派人过来说要我看看应该给张美人些什么赏赐。”

    朱紫怡摇了摇脑袋,那种羞羞的事情,大庭广众的说出来,确实不是件好事。

    方世玉瞥了一眼道:“乾清宫的旨意是给你下的,又不是给我下的,你自己决定就好了,我又不知道你们女人喜欢什么!”

    说着,方世玉便要越过朱紫怡,距离日常会议的时间越来越近了,朱紫怡却是一把拉住了方世玉道:“那你就打算让我自己弄?”

    “那不然呢?凤印在你手里,又不是我手里。你随便给一些就行了,张美人年纪也不大,怀着孕呢。皇宫上下就等着她能生个一儿半女,好给我生个叔叔姑姑出来!”

    方世玉颇有些不耐烦的说著,三两步便越过了朱紫怡,向着远处走去。

    朱紫怡气得跺了跺脚。

    ......

    东宫,詹事府。

    方世玉风尘仆仆的出现在詹事府时,各级尾官已经束的差不多了。

    方世玉道:“时间比较紧张,今天就说三件事情,关于我的政务顾问,还有关于镇卫行政机构的铺设问题!还有普及教育的问题!”

    “我自认为你们的意见非常重要,大明的读书人,还是太少了些,秀才就更少了。”

    “而既然要在当地选拔,自然要是当地人,不然的话,让百姓如何能放心下来。”

    “所以,我的意思是,暂时允许连任制,三年一期,每次换任,都要审查村正是否干净。”

    “另外,我认为教育的推广也是极为重要的,从洪武元年,到今日,全国共有社学,七百三十余,私熟三万余,但社学和私塾,都是要出钱出力的,属于私营产业,星然教书育人,但更多的是夫子赚学费。”

    “我的意思是,各地镇卫,设立之处的第一个任务目标,就是要在每个镇、卫的治所地区,兴建一个公办社学,一个私办。”方世玉面色笃定,教育确实是个大问题。

    能不能让大明更长久,人才,爱国,民族,这三者缺一不可,民族团结,子民爱护国家,这都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强盛与否。

    而大明现在确实是强盛的,全方位领先世界各国。朱元璋也在极力推广教育,但相对而言,力度还是差了些。

    朝廷拿出来的教育经费,根本不足以支撑。

    “殿下,那岂不是要掏空国库了?国库在洪武二十五年结余不过五百八十万两,昨日一场大婚,就花费了三百万两,如果还要加大财政开支......”赵勉第一个站出来反调。

    大明缺银子啊,大缺了。

    赵勉微微一愣,这还是他第一次见到方世玉如此怒气冲冲的样子,心中揣摩不定的看着方世玉,一时不知如何述说。

    “还有,泰安府的皇宫修好之后,老朱头迁都泰安,朝廷解除海禁,各地兴建市舶司同海外诸国贸易!”

    “大明的物件,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拿出去能卖上天价,钱不是最重要的,赚了钱,让钱去给国家培养人才,国之栋梁,中流砥柱。”

    “再则说了,我只是提意见,要在各镇卫,兴建官办社学,私塾,免费教育,这件事情只能作为一个计划,又不是我上嘴唇碰下嘴唇,这社学私塾,老师就全部准备好等着开工了!”

    “教书育人的事情,是礼部在管,礼部拿出个章程来,我要看见有成效,有意见,有指导性的方案。”

    “教育的普及,花的是国家的钱,国家的钱也是从百姓手里拿来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无可厚非。”

    “关于教育投入,每年占户部支出的多少?”方世玉沉声道。

    赵勉低着头,犹豫片刻,他这才想起来,老朱家的人,怎么会把文官的利益放在心上。方世玉基本也算是半个老朱家的人了,都成了老朱家的女婿了,如今更是大权独揽。

    从朱元璋,到方世玉,他们关注的只是军队的利益和国家百姓的利益,只有朱标会关心一下文官的利益。

    但却也不代表朱标会在军队,国家,百姓的利益同文官利益冲突时,偏袒文官利益。

    军队和百姓,才是朱皇帝的根基,军队是基本盘,只要军队不出问题,这文官?想当官的人多了去了。

    削尖脑袋想给朱皇帝卖命的文人,数不胜数。

    学得文武艺,卖货帝王家。

    “教育占据支出的百分之一吧。”赵勉尴尬的说着。

    “那我算的就差不太多,这张表上划分了洪武二十五年朝廷的收入支出。”

    “其中,军队支出一项,占据全年税收总额的百分之三十七,是朝廷投入最大的地方。每年要一千五百万两的投入。”

    “官员俸禄,宗室俸禄,勋贵俸禄,占据全年税收的百分之三。”

    “剩下的百分之六十税收,有百分之三十节流在地方用于地方财政支持,也省去了运输的麻烦。”

    “官办造船厂,每年投入税收的百分之八,火器采购的投入是百分之十三,其实单单军队一项,就占据了全年税收的百分之五十。”

    “不足百分之一放在了教育上,剩下的百分之十一税收,户部节流储存入库,用于应对天灾人祸。”

    “这本无可厚非,但我认为,存粮就够了,存钱没有什么朝廷每年多拿出百分之五,用于教育建设,育人子弟的必要!”

    “只有大明人人都是秀才,地方村庄的乡绅世家才会不那么容易出现!因为人人都可以竞选村正!”

    “教育的普及,至关重要,马虎不得,我已经和陛下请过旨意了,今年应该加大对于教育的投入!”

    方世玉话音落地。

    赵勉开口道:“殿下,将教育投入提高百分之五,朝廷国库的每年结算便无法达到五十万两银子。”

    “三年之后,泰安府需要按期结算工程款,朝廷如何能拿得出四百万两银子!”

    赵勉一脸纠结的看着方世玉道

    詹徽微微点头,一旁的李原名唉声叹气。

    “先修的是皇宫,皇宫的一应修建花费,由内帑掏钱,内城,外城的修建,才是国库掏钱的地方。”

    “所以,新都皇宫不属于国家,属于皇室私人,这样讲赵大人能理解吗?”

    方世玉也是破罐破摔,泰安府的皇宫已经开始动工了,而朝廷没钱,真的没办法,朱元璋只好从内努掏钱了

    好在内帑存钱丰厚,就是修整个泰安府,十三年的陆续投入也稳住了。更甭说修一个皇宫了。

    方世玉话音刚落,一旁的詹徽开口道:“殿下,若是这样做的话,倒也不是不可,只是时间久了,早晚是要轮到朝廷付钱的啊。”

    微微点头,方世玉道:“这就不是现在急的事情了,关于朝廷和内帑如何出资的问题,以后有的是时间聊,今天就讲教育投入的提高。”

    “朝廷每年结余八十万两,结余几千万石粮食,维持天下稳定根本不算什么难事,如果真的混乱起来了,粮食才是最重要的!”

    “这件事情,诸位比我更懂。你们中也有不少是从暴元走出来的!”

    方世玉坦然道。

    颔首示意,詹徽继续说道:“那倒是这样,可是一旦打仗呢?”

    “言重了,三年之内,不会再有北伐战争,也不会有什么大仗了。另外,我也说过了,开了海禁,财富自然就来了!”

    -->>(第 1/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我在现代留过学 晋末长剑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的谍战岁月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活埋大清朝 寒门崛起 大唐腾飞之路 大清要完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大明烟火 不是吧君子也防 蜀汉之庄稼汉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北齐怪谈 左舷
最多阅读 民国之文豪崛起 江湖三女侠 北齐怪谈 万历明君 晋末长剑 沉溺 机战之无限边境 希腊神话 秘密部队之龙焱 大清要完 撩神[快穿] 星海王座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大汉帝国风云录 儒道之天下霸主 不是吧君子也防 办公室潜规则 诸天机缘从吞噬开始 佣兵1929 明末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