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二十八星宿(第 3/4 页)
就“棺材”二字的字形以观,皆从木字偏旁,故有以木制造之意。
《後汉书》卷三十九、《易》曰:古之葬者,衣之以薪,藏之中野,後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棺椁之造,自黄帝始。
虽有比附黄帝之疑,但就考古资料发现,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之辽宁红山文化墓地、半坡遗址,大概是公元前4800-前4300年,皆已有木造棺。
西安半坡M152号小孩墓,因墓坑四壁有木板痕迹和盖板,被视为木棺之雏形,可见比黄帝,约公元前2698年,更早年代已有木棺存在。
若就棺材的字义以言,《说文解字》:“棺、关也,所以掩屍。”
另《玉篇》:“棺之言完,所以藏屍令完也。”
可见棺材的作用是在装敛死者屍骨,因此若不拘泥於木造,则又有甕棺、瓦棺、陶棺、石棺、树皮棺、船棺、铁棺、玻璃棺、 水泥棺、水晶棺、纸棺……
这是现代考古学家,根据所有实际经验探索而来的。
陨石棺被研究出是黄帝时期所打造的棺材,这么说来,这个研究结论真实度达道百分之九十八左右。
“老赵,根据我祖上流传下来的资料,我大概解答出这陨石棺表面的刻画代表什么意思。”
张亮把我传给他的照片全都合在一起,然后把陨石棺做了个大概的剖面图、做了个平面图出来,外加上3D图,可以说是非常的厉害了,放在外面的工作,张亮绝对是一个大神级别的设计师。
“棺材内部没什么好说的,我没去近距离看过,但实际上陨石棺上面的刻画顺序全乱了,我怀疑是古人故意这样搞的,其目的应该就是不想让后人知道这个意思,经过我通宵这些画,所以现在这个才是正确的画。”
我看着屏幕上拼接的刻画,惊愕的发现,这不是二十八星宿图吗?
早在上古时代,古人已经认识到了恒星相互间的位置恒久不变,可以利用它们做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也就是二十八宿。
二十八星宿就相当于划分了二十八个区域,只是这些区域并不是等份的。
最初古人为比较太阳、太阴、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运动而选择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记。“宿”的意思和黄道十二宫的“宫”类似,是星座表之意,表示日月五星所在的位置。
这可不是玄学方面的事情,这可关系到天文学了。
我感觉脑子不太够用,一个陨石棺,引出了二十八星宿。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