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723章 防止瘟疫(第 2/3 页)

    东汉末年,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到:自建安以来,犹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

    也就是说,这场瘟疫导致了三分之二的人口死亡,十分之七的人口感染了瘟疫。

    这一方面说明当时的医疗水平之低,一方面说明此次瘟疫的严重性。

    整个东汉末年,加上三国时期,群雄割据,战火连天,加上这次瘟疫,中国人口缩减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记载在册的大瘟疫发生了至少三起,对这三起瘟疫,描述是“宁州频岁饥疫,死者以十万计”、“又大疾疫,兼以饥馑,……流尸满河,白骨蔽野”、“死者大半”。

    隋朝,先是河南大水,大水之后就是大疫。

    往往天灾之后都会伴随疫情,第一是因为这个时候人们的抵抗力最差,第二,天灾容易滋生细菌病毒,趁机入侵人体。

    就在前不久,长安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水,大水之后是最容易出现疫情的,李贞决定,必须要做到未雨绸缪,通过官府与地方的共同努力,阻止瘟疫的蔓延。

    唐代中央的医政机构主要分为三个部门,分别是太常寺太医署掌管全国医疗卫生工作、殿中省尚药局为帝王进行诊疗、太子左春坊药藏局主要负责太子的日常保健。

    这些机构的设置,各有分工,职责明确,三者之间相互配合,为疫疾的诊治,治疫药物的储备、防疫活动的展开,搭建了相对科学的顶层框架,从而能够很好的控制疫情的发展。

    不仅如此,除中央的医政机构外,唐代的地方医政机构也为疫情的控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唐代地方的医疗活动呈协调性和社会性的特点,遇到疫情爆发的时候,其常常作为中央指导下的地方执行组织与寺院救济性质的养病坊等慈善机构联合开展工作,共同抵抗疫情。

    这种医政结构,主要为中央—地方二级行政架构,二者共同兼顾地方政务,当突发疫情时,能够及时、充分地展开救助工作。

    这种明确的分工,在同期的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第 2/3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他的小茉莉 黑天 温柔予你 上瘾 攻玉 谁把谁当真 仵作惊华 悍将 天之下 病弱反派饲养指南 偏执狂 完美无缺 白色口哨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刺青 不循(重生) 魔种降临 丞相不敢当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思绪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