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695章 发展大唐(第 2/2 页)

    而想吞并西突厥与吐蕃,必须要搞好内政,让大唐的实力上一个台阶,如此就可扩大与吐蕃和西突厥在实力上的优势。

    一场春雨过后,长安城内外一片忙碌的景象,城外的田地里,到处都是耕作的农夫,由于使用了新式农具和化肥,使得农业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农民们将长安附近的荒地几乎全部开垦出来,就连一些贫瘠的土地以及田间地头也都种上了蕃薯与马铃薯,玉米这样的高产作物也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

    有关人员粗略估算了一下,等到了秋收之后,光是长安附近粮食的产量就可以养活大半个关内道。

    对这种情况,李贞很是欣慰,他知道,一个国家人口的多少取决于土地所能承载人口的多少。

    而土地能承载人口的多少取决于粮食产量的多少。

    比如东汉末年,全国有五千多万人口,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无法养活这么多的人口,于是不少百姓就会挨饿,百姓挨饿后就会造反,所以东汉末年爆发了黄巾起义。

    百姓的造反一定会带来大量的人口损失,不仅仅是因为战争,更是因为战争之后的瘟疫,人口大量减少之后,现有土地再一次可以承载余下的百姓,于是天下就转为大治。

    历朝历代,最开始时都是不断发展生产,拼命的增加人口,而后期土地承载量到达极限,则不断发生战乱,人口锐减,都是这个道理。

    李贞处理这件事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一方面发展生产,一方面增加人口,李贞相信,随着蕃薯、马铃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推广,以及化肥的使用,土地的承载量一定以几何倍数增加,到时,大唐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这个是有先例的,在另一个时空的明朝后期,大明拥有一亿人口,超出了土地的承载量,于是先是陕西造反,后是河南造反,大明在造反中被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从而亡国。

    而经过了明末清初的混乱,人口大量损失之后,土地再一次可以承载现有百姓,而随后清朝人口却成倍的增长,最后达到了四亿人口,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蕃薯与马铃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大量推广。

    而到了新时代,由于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化肥的使用,到了二十一世纪初,华夏国的人口达到了十四亿人,就算是这么多人,也没有发生大的动乱,这就是因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土地的承载量不断加大,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老百姓不但可以吃饱穿暖,还过上了富足的日子。

    所以,提高生产力水平是最重要的,只有生产出了足够的粮食,就算是人口增加了,老百姓也可以吃得饱,穿得暖,社会得以进行和发展。

    而在化肥,特别是氮肥和钾肥没有研发出来之前,薯类和玉米的大面积种植和推广将会对大唐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为此,李贞暗中算了一笔帐,在氮肥和钾肥没有研究生产出来之前,大规模的种植薯类和玉米,那么大唐现有土地可以承载四亿人口。

    大唐的领土现在是不断扩大的,现在不过三千万人口,与能承载的四亿人口中间有着巨大的差距,以大唐现在的人口生育率,就算国内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想要发展到四亿人口,最起码也要近百年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华娱从男模开始 我在直播间窥探天机 重燃青葱时代 港片:你洪兴仔,慈善大王什么鬼 讨逆 盖世神医 舔狗反派只想苟,女主不按套路走! 牧者密续 那年花开1981 1987我的年代 修罗剑神 混沌天帝诀 1979黄金时代 大国军垦 至尊战王 巅峰学霸 女总裁的全能兵王 国潮1980 超级修真弃少
最多阅读 攻玉 黑天 上瘾 温柔予你 他的小茉莉 仵作惊华 谁把谁当真 悍将 病弱反派饲养指南 完美无缺 偏执狂 顶级诱捕公式 慢性沉迷 天之下 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白色口哨 丞相不敢当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 刺青 魔种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