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连灭三国(第 2/4 页)
李贞知道,这是决定华夏与倭国数千年国运的大战,绝不能输,所以倾全力而战。
只是李贞不熟水战,所以,将水战统统交由刘仁轨来指挥。
四月下旬,双方大战。
唐军四战皆捷,水陆连胜。虽然唐军军船在数量上占绝对劣势,但隋唐时期华夏的造船技术还是非常高超,船壁高而坚,设计精良,倭国的兵船与之相较,相对落后。
四百多艘木船被唐军连发火箭,顺风投火,一时间“烟焰涨天,海水皆赤”。
此役,倭军损失上千或溺死,或被斩杀,尽皆沉于白江口水底。
白江口一战,奠定了华夏未来数千年对倭国的优势,自大的倭国人在被唐军痛虐之后终于意识到,他们与华夏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的大,如果交战,绝没有取胜的道理。
于是,倭国自此不敢再正视唐朝,放下身段,以大唐为师,多次派遣唐史入大唐,学习大唐先进的文化与技术。
倭国的海军大败,在陆上,百济、倭国陆军也抗不住唐、新联军的进攻。
在李贞的全力猛攻之下,扶余丰脱身而逃,周留城内拒守的百济王室扶余忠胜、扶余忠志兄弟率城内守军、士女以及未被杀死的倭军兵将,“一时并降”。
至此,百济彻底灭亡,百济的百万余人口以及新罗的百余万人口尽归大唐。
至此,大唐一统三韩地区,整个朝鲜半岛,尽数归入大唐治下。
连灭三国,消灭百万异族军队,李贞的声望日隆,一时无二。
然而,李贞的雄心决不仅仅于此,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跨海远征,占领倭国。
他要免除千余年后,倭国人给华夏人造成的苦难。
跨海远征倭国,是一件难度极大的事。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