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新的时代是什么(第 2/4 页)
再加上“皇甫平”事件的影响,更是让市场经济名声大噪。
也就在那时,造就了最早的一批市场经济拥护者
说着,冷枫看了一眼杜生,又看了一眼门口。
他心里清楚,杜生也从始至终相信新的市场经济,只不过碍于冯永军,始终不敢有大动作。
而冯永军是绝对的计划经济支持者。
因为在计划经济的加持下,这家公司就永远不可能倒闭,至于营收如何,不是重要的。
在这个经济体系迷茫与徘徊的年代,能让企业活下来,就是最大的幸运。
从刚才那人的表情,不能猜出,冯永军肯定正站在门口偷听。
明知冯永军再外面,但他依旧选择说下去,而且是大胆地说下去。
接下来的话,不仅是说给杜生听,也更是给冯永军的劝告。
但是接下来的话,可能会刺激到冯永军,但他也没有别的选择。
面对冯永军这样的老顽固,别想着好言相劝就会听,还不如直接了当地告诉他其中的利弊。
“刚才说过的鲁州,只不过全国的市场的一个缩影。
自经济改革以来,政府对国营企业采取过各种改革措施,但始终不见不成效。
很多单位生产回升缓慢,效益下降,亏损翻番。
等待这些国营以及集体企业的下场,就是停产、破产或者直接出售。
虽然政府与企业们,都在尽力挽救,但这是个无可救药的过程,依旧抵挡不住市场的萎靡与经济的衰退。
然而在鲁州的试点工作大获成功后,国家也看到了新的政策与希望。
越来越多地认为,与其无差别且费力地扶持这些企业,还不如让这些企业自生自灭,自行了断。”
说到这里,注意在做的其他年轻人一脸惊愕地看着他,并没有多在意。
在这个年代,敢这么堂而皇之地大谈将公有变成私有,可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这就相当于在古代,你去给皇上建议,建议把皇帝的底盘给你分一些。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