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躁动(第 2/4 页)
余响林缓缓开口唱道:“每当我,感到疼痛,就想让你抱紧我......”
和方然青涩的声音不同,余响林的声音无疑厚重了许多,也更加符合这首歌的基调。
这段时间,余响林练这首歌练了无数遍。
虽然这首歌对高音要求不大,但越是这种没有高音的歌,想唱好难度就越大。
唱的好听很简单,但唱出情感,需要真正的去理解,去用真情演绎。
而余响林恰是一个能理解这首歌的人。
今年五十好几的他,亲眼见证了祖国一步一个脚印的强大过程。
他非常能体会这种祖国之情。
所以,当余响林开口的瞬间,在场的师生们便全都被吸引住了。
这里不是小学生,不是初中生,而是高中生。
已经对社会对祖国有一定认知的他们,能听得出这首歌想表达的情感。
舞台上,余响林用心的演唱着。
观众席,学生们的交头接耳越来越少,直至绝大多数人都目不转睛看着台上的余响林,听着他厚重的歌声。
很快,不少泪点低的学生,已经在聆听中,留下了眼泪。
余响林的歌声和这歌词就像无声的琴弦,拨动着他们的内心,为之颤动。
直到“我爱你中国,亲爱的母亲。”高潮来临。
观众席上很多班的班主任全都眼眶湿润。
能当班主任的大多是教书生涯比较长的。
而目前的老师还没有向后世某些一样,他们大多数是真的在用心去教学生。
他们有的教书十年,有的教书二十年。
不管是十年还是二十年,他们都问心无愧,兢兢业业。
他们太能体会这首歌中的情感了。
用一句人尽皆知的话来说,他们就是在为祖国培育花朵。
他们就像辛勤的园丁。
同样,学生之中,也有很能产生共鸣的人。
特别是其中靠着国家补贴家庭贫苦的那些学生,他们寒窗苦读,但老师同学还有国家对他们都很好。
没有嘲笑也没有看不起,有的只是关心和鼓励。
不同的是,学生也有一些不喜欢读书的学生。
他们上课睡觉,下课上网,偶尔还会打架斗殴,正经事一件不干。
但他们还没有坏的彻底,只是有人被影响,有人暂时走到了岔路而已。
此时,他们听到这首歌,看到周围有些已经哭出来的同学。
他们内心深处也想去有这种共鸣,但想到自己平日里的所作所为,又觉得自己不配。
-->>(第 2/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