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番外:第二十章、五十年后,萧景欣的教导,不一样的皇室(第 4/4 页)

    姑姑就说过,秦奋六世之余烈,一统九州天下,天下归一。

    而她老人家的希望就是,不希望我大梁接连出现六世明君,但至少在她有生之年,会竭尽全力教导选拔出明君。

    希望将来我大梁能够一天下,在父皇,皇兄的英明领导下,姑姑一心一意的辅佐下。

    大梁今天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

    收服东海,南楚,夜秦,甚至大渝这个强大的国家,不久前也在姑姑的谋算下,已经覆灭。

    国土被我大梁占据了十之七八。

    如今也就只剩下了东北方向的北燕,西北方向的西域诸国。

    姑姑也希望皇兄能够在在位期间一统,但是皇后也知道,皇兄在位,已经一统了大渝。

    要消化这个国家的国土,没有几十年是办不到的。

    尤其是要大渝本土人彻底归心,那更是下一代人的事了。

    虽然本王也希望皇兄万年,但说句大不敬的话,人终究是人,不是神,寿终正寝,终究会到来。

    所以一统西域或者北燕的重任,如果元时是一代明君,相信他不会错过的。

    即使他不是明君,有本王在,这两个未统一之地方,也会竭尽全力辅佐君王,实现大一统。

    我大梁,将会实现,秦汉之疆域。

    元时,你想不想做你父皇,爷爷一样的明君啊?”

    “啊,姑姑,元时一定追随爷爷,父皇的步伐,做一代贤明之君,为大梁江山,抛头颅洒热血。”

    十来岁的萧元时哪里知道这些,听到萧玉的话,顿时满口承诺。

    “哈哈,好,那元时以后要跟着姑姑多学习哦。

    虽然姑姑没有你姑奶奶的能力,用十来年带领你游历九州天下,因材施教。

    但是大梁之内,姑姑还是会带领你隐姓埋名,伪装易容去体验一遍的。

    姑姑也期待你继位后,做出杰出的贡献。

    走吧,跟着姑姑去学习,学习一段时间后,姑姑向你父皇秉明,征求他的同意。

    皇后娘娘,那萧玉就带着太子殿下学习治国理政的策略去了。

    哦,对了,大梁是百姓之大梁,是萧氏一族之大梁。

    自古以来,尤其是汉朝时期,忠臣可不少,后来还不是因为幼帝年幼,成为了祸国殃民的权臣。

    而无论是本王,还是庭生兄长,或者姑姑她老人家。

    我们毕竟是萧家之人,大梁好了,我们才会更好。

    可以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只会努力,竭尽全力,辅佐帝王,创造更加繁荣昌盛的大梁新世。

    更加不会威胁到继承人,因为我们从未如此想过。

    可是要是换成别人,本王敢肯定。

    他们才不会为了大梁,只会为了自己了利益。

    甚至为了自己利益,不惜牺牲大梁的利益。

    这样的权臣,是活不久的,庭生大哥不允许,本王不允许,姑姑更更不会允许。”

    萧玉说完,不顾面色阴沉难看的荀皇后,带着萧元时那个小屁孩向着他平时读书学习的地方而去。

    荀皇后则面色难看,也没阻拦,静静看着离去的萧玉。

    不是她不想阻止,而是不敢啊。

    这萧氏一族,尤其是上一代和这一代,一点帝王之家的残酷都没有。

    上一代两人,这一代更是几人,感情那是超乎寻常。

    各司其事,兢兢业业治理着大梁。

    虽然她也希望这样的局面落在自己儿子身上,但她更不想将这虚无缥缈的估计,用在自己儿子身上。

    将来继位后,如果他们依旧兢兢业业辅佐自家儿子,那就最好。

    但要是他们心有不轨,那自家这个孩子只能坐以待毙了。

    这些人的手段,谋划,别说她的孩子,就是她,想起来也毛骨悚然。

    ……

    萧玉皇宫之内连续教导萧元时半年后,就向皇帝说了带着萧元启游历天下,让他见识百姓疾苦,体验不同地方风土民情,了解百姓需要什么时。

    梁帝直接同意,丝毫没有犹豫。

    “哈哈,好,皇妹,元时就交给你了。

    姑姑教导出为兄和皇妹,为兄也希望皇妹能够将元时教导成才。”

    萧玉:“咳咳,皇兄,小妹是万万不敢和姑姑相比的。

    但是小妹敢向皇兄保证,定当竭尽全力教导元时。”

    “哈哈,好,小妹你的能力,皇兄最清楚。

    咱们七兄妹中,也就你和二弟是了不起的杰出之才。

    只是可惜……二弟没有辅佐为兄的心思。

    否则咱们七兄妹共同发展大梁,定然是一番截然不同的风景。

    对了,小妹,既然你决定只带元时游历大梁天下。

    元时如今十一岁了,那为兄给你五年的时间,带领元时游历了解大梁。”

    萧玉:“是,皇兄,那元嘉,元佑?”

    萧韵:“他们啊,哎,他们还小,我们兄妹也应该吸取教训。

    姑姑已经年老了,这两个小家伙我就让他们母妃经常带着去金陵王府。

    一来给姑姑解闷,二来也希望姑姑能够无聊时教导一下他们。”

    ……

    萧玉带着萧元时踏出了金陵城,向着广阔的大梁江山而去,开始了游历之路,体验百姓之疾苦。

    两人去后不久,萧元时,萧元嘉也被梁帝王送到了金陵王府。

    萧景欣无语,这是自己老了,还不放过这个劳动力啊。

    好在身边还有林奚那丫头,看来带小孩的事,就暂时麻烦她了,也算是给她先训练训练。

    “姑姑!林丫头!”

    “陛下!”

    “奶奶,奶奶……”

    三个小屁孩,大的四岁左右,小的也就两岁多点。

    萧景欣本就疼爱这些萝莉正太,看到两人跑来,尤其是一个还跌跌撞撞。

    连忙蹲下身子,两只手将三个小屁孩都揽入怀中。

    “元佑都能够跑了,慢点慢点,小心摔倒啊。

    元嘉,元敏也很厉害哟,都会带着弟弟来奶奶这里串门了。

    陛下你自己去忙吧,你如何想的,我已经知道了。

    放心吧,会好好教导元嘉,元嘉的。”

    “是,姑姑,那我就先走了!”

    林奚:“恭送陛下!”

    “恭送父皇!”

    几个小家伙也是有模有样的,看得萧景欣和快萌化了。

    “哈哈,元嘉、元敏、元佑,你们真乖,真懂事。

    奚儿,你平时除了学习,就先替奶奶照顾这三个小家伙。

    嘿嘿,也算是你提前体验体验,训练训练了。”

    “奶奶,您……

    至于他们,您就放心吧,他们交给孩儿了。”

    相处久了,林奚也知道了解,这个在外面凶名赫赫的传奇人物,在家里也就是一个和蔼的长者。

    还有点随心所欲,不太靠谱的感觉,总是拿她们这些小辈打趣,取笑。

    对她们这些小辈,可是疼爱有加,只要不过分的要求,基本都是有求必应的。

    萧景欣:“嘿嘿,你放心,你在这里,平旌那混小子在长林王府或者荆王府待不住的。

    只要你在这里,他哪天不是跑金陵王府几次?

    正好,他来了,就拉壮丁了,小家伙们启蒙启蒙,就让他帮忙带着这些小家伙玩。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嘛。哈哈……

    元嘉,元敏,元佑,稍后啊,奶奶交给你们一些顺口的顺口溜哦。”

    “是,奶奶!多谢奶奶!”

    至于林奚,已经无语问苍天了,暗自翻了个白眼,内心吐槽,真是老不正经。

    果不其然,不一会儿,萧平旌就来到金陵王府。

    如此除了给几个小家伙启蒙的时间,其他时间都是萧平旌,林奚两人带着他们到处耍。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

    时光悠悠,半年时间过去,金陵王府之中,每逢早晨,必有几个小正太萝莉抱着书本在朗诵着。

    虽然抱着书本,但是眼神东瞅瞅,西看看,可爱调皮,只是口中依然吐出这些字音。

    显然已经背诵下了三字经。

    萧景欣为了方便,也是直接将三字经修修改改,将还不存在的典故直接删除,就这样一字一句交给几个小家伙。

    几个小家伙也是记忆不差,平时跟着她读,眼睛从不看书本。

    也就是所谓的白眼书,但久而久之,还真的能够顺畅地背诵下来。

    但即使如此,效果也好了太多。

    每逢早晨,这几个小家伙都是背诵几遍三字经,以及萧景欣挑选出来的一些兵法,比如三十六计。

    并直接给出了顺口溜: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并且还将三十六计成语写了出来,交给几个小家伙平时背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神话之后 仙人消失之后 彼岸之主 五仙门 叩问仙道 修真高手的田园生活 玄鉴仙族 阵问长生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魔门败类 我在凡人科学修仙 山河志异 武圣! 盖世双谐 修仙琐录 过河卒 剑啸灵霄 志怪书 托身白刃里,浪迹红尘中
最多阅读 剑来 仙逆 大夏文圣 玄鉴仙族 神话之后 武圣! 剑啸灵霄 从笑傲江湖开始横推武道 谋局 彼岸之主 中州录 不朽凡人 遮天 洪荒之圣道煌煌 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 志怪书 修真门派掌门路 洪荒:截教副教主 你们修仙,我种田 天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