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书院里的新师侄—宁缺(第 3/4 页)
第二个境界叫感知,这个境界的修行者已经可以触碰到一些天地元气,甚至可以与其进行一定的交流和沟通了。
这两个境界的修行者和普通人没有太大区别,所以说,这种修行之法开始时,比起武道之法要弱了太多。
但到了下一个境界就有所不同了,第三个境界叫不惑,这一个境界的人已经开始明悟天地元气的运行规律,并能对其进行一些初步运用了。
这种修行之法到了这一个境界,便能御使飞剑,还能飞行,而武道修练之法,不到大宗师境界不能踏空而行,至于所谓飞行,不到天人,恐怕这辈子都飞不起来。
所以天下的人都想入书院修行,因为这种修行之法的玄妙手段的确比起武道要多得多。
不过这种念力修行法倒不是书院独有,只不过书院的念力修行法更好,更完善。
不惑之后的那个境界叫洞玄,到了这一个境界的人已经能与武道修炼者中的宗师相匹敌了。
这一境界的人能将意识与天地元气相融合,更有甚者,可以直接以意识攻击他人的脑海,诸般玄妙手段都是从这个境界开始发展的。
第五个境界叫知命,这个境界的人对天地运行规律的认识已不止停留在表面,而是已经接触到了天地的本质,领悟了与自然万物之间的联系。
这个境界的人差不多是武道修行者中大宗师的境界,但因为某些玄妙手段,修行这种法门的人在这一境界往往要强过武道大宗师。
知命之上的境界便是无距,亦或是无矩,这个境界只能靠自己去悟,连意会都做不到。
到了这一个境界的人,意念所至,足以达到万里之遥,夫子以及他的大弟子李慢慢都是这个境界。
有本古籍曾经记载过这个境界,那句描述让嬴不凡终身难忘:从心所欲而无距。
究竟是无距,还是无矩?这句话中那种傲然的气质,还有那种莫名的潇洒自在都让当时的嬴不凡心驰神往。
这个境界的人大概相当于天人至境的武道强者,谁强谁弱不好说,因为天人至境的高手,手段同样无比玄妙。
世间有这样一句话流传:不入天人,皆为蝼蚁。
“不修浩然剑,可不代表入不了知命,再说了,你也未必修不成这浩然剑”
“小师叔你的意思是,你能帮我?”
不能怪宁缺怀疑,这位小师叔的年纪看起来着实是小了点,在他那粗浅的眼光中,真正的高手应该是像夫子那样,胡子又白又长,活了很多年的人。
“整个书院的人,目前就只有小师叔一人练成了这浩然剑,你说他能不能帮你?那幅浩然帖便是出自小师叔之手”
君陌现在有些开始怀疑宁缺的智商,自己都叫师叔了,那肯定说明这是一位绝对的高手啊,怎么可能会教不了他宁缺这样一个废柴?
“真的吗?还请师叔教我”
宁缺顿时有了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这位可是名震天下的浩然帖作者啊,据说还是大秦朝的皇子。
这条大腿可必须抱紧,他要是平时稍微指点几句,不就发了?幸福来的太突然了有没有?
“不急,我先看看你的资质究竟如何?”
手指搭在宁缺的手腕上,一缕无形的气机渗入了他的全身,从泥丸宫到脚底板,全身的经脉都游走了一遍。
宁缺感觉身体一阵舒爽,灵魂深处也有种想要升天般的爽快。
“神魂没有异常,看来不是穿越者,不过还真如原著一样,这气海雪山只通了十窍,资质有些差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