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貌合神离(第 3/4 页)
“老二,这就是你不懂了。美国人这个援助啊,这里面的水深着呢。比如说美国拿出一亿美元,美国那边的军火公司、军火商、运费、果府这边的公司、军头们,哪个不从中捞一笔?最后能够落到士兵手里的,还能剩下多少?”
“说是美国援助,但是果府要给在中国的美国人工资、保险、补贴、饮食、交通、住宿费用,都得果府拿钱。”
“中国虽然穷,但是美国人还要保持在美国的生活水平。实际上,在不少时候,就是中国从美国借钱,养活美国人。除了无偿援助,很多都是要给人家钱的。”
“当然,现在能有人借给你们钱,就已经很不错了,你们还得感谢美国呢。”
“照这么说,是我想得太简单?”
何俊明挠挠头。
“不仅简单,而且天真。”
历史的事实,也确实如此。
随着后来进入中国的美国军队越来越多,这笔开支也越来越大,成为一笔沉重的负担。
这笔巨大费用,也成为后来压垮果府财政的重要原因之一。
果府财政的垮塌,是后来内战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这种财政上的崩溃,其实从现在就已经开始萌芽。
“军统那边情况如何?”
赵立冬问道。
“哼,军统现在可威风了。鸟枪换炮啊,都是美国车,美国装备,服装都是美国咔叽,连军靴都是美国货。”
“现在中美合作所建立起来,代学农当了主任,现在他可是美国人眼里的大红人。以前见到我,每次都是笑呵呵的,恨不得拿我当观音菩萨供着。”
“现在?哼,爱搭不理的,我想见他,两回都说没时间。咱们现在没用了,你也别去凑热闹。”
柳德米拉在中国呆了两年,汉语已经非常熟练。连一些民间俗语,都开口就来。
对于军统的态度,赵立冬倒是没有什么失落感。
说好听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现在美国人实力强,能够给军统带来更多的东西,军统自然更愿意积极靠近美国。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