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百零八章 吾当自取之(第 3/3 页)

    门阀制度,起源于两汉,成型于魏晋,但却是在唐朝中后期达到巅峰,五姓七家的地位也是在那时候达到顶点……虽然之后盛极而衰。

    究其缘由,一方面得益于科举制度,在很长时间内,朝堂没有关上寒门士子的晋升途径,但同时也更有利于底蕴深厚的世家子弟顺利出仕,而且危机感往往能转化为动力,这使得寒门子弟很难与世家子弟相争。

    另一方面是得益于李唐皇室的各种骚操作……就像一根弹簧,如果不能压断,那么压的越狠,反弹力度就越大。

    李世民命妻舅高士廉主持修订《氏族志》,但博陵崔氏仍为天下第一族,山东士族依旧是海内望族,虽然李世民强令皇室为首,外戚次之,将五姓七家列为第三等,但事实上,必须使用皇权来胁迫,这本身就意味着五姓七家名望之高。

    而且李唐皇室一边将五姓七家列为第三等,一边又自称陇西李氏。

    这种骚操作不止是李世民,他儿子李治更骚,居然以法律的形式定下不许五姓七家自行婚配,也就是所谓的禁婚诏……但鸟用都没有,反而更加抬高了五姓七家的名望。

    到了唐朝中后期,五姓七家,恃其族望,耻与诸姓为婚,长期傲慢地进行着内部通婚。

    唐文宗为太子求娶荥阳郑氏女,人家宁可将孙女嫁给出身清河崔氏的九品小吏。

    出身河东薛氏的宰相薛元超生平三大遗憾,其一未能进士及第,其二未能编修国史,其三就是没能娶五姓七家女。

    唐初,类似的事情还不是那么绝对的,比如李建成的太子妃就是个典型,后来李治的皇后出身太原王氏,但五姓七家内部通姻有演变成常态的趋势……比如崔信择婿,凌敬就曾经告诉过李善,除了他一人之外,其他的人选都是五姓七家子弟。

    所以,今日的相亲会,是有着政治意味的……李渊希望通过这场相亲会,或多或少的打破五姓七家内部联姻的常态。

    对此,李善不太看好……这种手段和他儿子修订《氏族志》,孙子下禁婚诏的效果估计差不多。

    六人一一向凉亭内的太子妃等人行礼。

    待得李善起身,侧面突然有人扬声道:“东山李善,不知其父祖辈何许人也?”

    无数道视线汇集而来,李善缓缓转身,目光在左右坐榻上扫过,浅笑几声,才看向眯着眼的罗寿,开口道:“父祖功名,吾当自取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近更新 骗了康熙 谍影:命令与征服 我在现代留过学 活埋大清朝 三国模拟器:这个马谡太稳健了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大清要完 晋末长剑 我的谍战岁月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不是吧君子也防 大唐腾飞之路 寒门崛起 万历明君 红楼琏二爷 大明烟火 机战之无限边境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蜀汉之庄稼汉 北齐怪谈
最多阅读 诸事皆宜百无禁忌 全世界的醋都被你吃了 江湖三女侠 晋末长剑 折尽春风 穿成反派总裁小情人[娱乐圈] 万历明君 秘密部队之龙焱 沉溺 绝世唐门之黯金圣龙 北齐怪谈 风声 三国:开局抢了蔡文姬 大清要完 斗罗大陆续史莱克七怪成神之路 斗罗:从俘获教皇比比东开始 三国之开局诛杀大耳贼 大汉帝国风云录 明末:帝国崛起 红楼琏二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