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章 扼住命运的喉咙(第 3/4 页)
显然这支部队将来是要用在东瀛。
半岛的北方经过多年的胡作非为,早已破烂不堪。民间对于王室和朝廷早已怨声载道,恨之入骨。
即便是军队,也因为欠饷严重,食不果腹,没有丝毫战斗力,更没有忠心可言。
刚看到国防军气势汹汹的攻来,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全都乖巧的放下了武器,选择了投降。
讽刺的是,做了国防军的俘虏,他们居然吃到了多年来的第一顿饱饭。
香喷喷的大米饭下肚,让许多人都热泪盈眶。以至于作训部后续挑选士兵的时候,竟然所有人都踊跃报名,无比积极。
看来欠饷这个问题不光困扰着大明,也困扰着朝鲜。
平壤也处于动乱之中。
回师的昭显世子不费吹灰之力,就令平壤城门洞开。
听从他号令的朝鲜士兵蜂拥入城,直扑各处要害,并且将王宫团团围困。
就在昭显世子跨入城门的时候,李倧在自己的寝宫当中用一条白绫结束了生命。
他留下了一封遗书,书中对昭显世子和凤林大君极尽恶毒之言。
可是又有什么用呢?
真正变成独夫民贼的是他。
昭显世子尽了最后一点孝心,将李倧仔细收敛,下令埋葬。然后就在文武百官的陪同之下,立于城外迎接国防军的到来。
朝鲜发生的异变,因为距离实在太过于遥远,京师的满清中枢还未得到消息。
但是另一处地方的变故,却等于扼住了满清的命运。
天亮时分,驻守在葫芦岛上的清军士兵满脸胡疑的揉着眼睛,以为看到了海市蜃楼。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