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气之论(第 3/4 页)
南京诸人气的火冒三丈,然而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怎么反驳?
理学先贤的事迹世人皆知,黄宗羲以之驳斥众人,正所谓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无论怎么辩,都成了我骂我自己。
张采暗恨,早知今日,便不急着弄这论战好了。等张溥回来,合二人之力,或许便不会这般被动。
奈何此时张溥远在京师,还没有从初涉官场的新鲜劲里走出来,他也只能独力支撑。
张采讲学无数,见识过的场面不知凡几,倒也有些急智。
“那以黄兄之见,何者为气?”
这也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张采就不信了,他钻研儒学数十年都没有所获,黄宗羲一个小年轻能说的清楚气是什么?
既然你也说不清楚,那你的质疑就不成立。反而理学的气论,会重新成为正统。
只可惜,他问的是黄宗羲。
倘若他问的是刘宗周,或许还能取得成效。
刘宗周是大宗师不假,但到底还是传统文人,只专注于学问。
黄宗羲却受左梦庚影响至深,于新知识始终勤学不辍。
偏偏他又儒学扎实,可谓是儒学和科学双修,面面俱到。
“气,共分两种。一种为气节,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便是如此。世人读书,磨砺心智,去除心中怯懦、贪婪、罪恶,以气节塑身,终成君子……”
这个解释,在场的人毫不意外。能做出这番解释的,几乎人人都可,并不稀奇。
但黄宗羲说的另一个,就不是他们能够理解的了。
“另一种气,则为自然之气,时刻存在于我们身边,为万物生灵生存之必需。”
众人惊疑不定,不停巡视四周,可除了感觉到微风拂动,根本看不见黄宗羲所说的气。
“黄兄说气便存于吾等身边,然谁人曾见?妄作大言,难诓世人啊。”
-->>(第 3/4 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